(資料圖片)
18平方米小戶型保障性租賃住房將采用智能化制造。
【訊】(記者 肖欣靜 通訊員 李正權 文/圖)7月29日,深圳市住建局科技促進中心、龍華人才安居有限公司、中集建筑設計院有限公司聯合啟動“可移動箱式鋼結構集成模塊化建筑”周轉型保租房產品研究課題,并創新提出“青年驛居計劃”。據悉,此次研究旨在發揮箱式鋼結構集成模塊化建筑快建、易建的技術優勢,利用零散閑置用地提供更多快建型、周轉型住房,以緩解目前保租房供需壓力。
據悉,本項課題研究的負責人是由楊智鋒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領銜人——龍華人才安居公司董事長楊智鋒擔任。該創新工作室聚焦于智能建造與新型建筑工業化技術研究與工程應用,是依托于國內首例百米高層混凝土模塊化建筑——龍華樟坑徑地塊(華章新筑)項目建設和科研成長起來的深圳市建設工會級創新工作室。
“青年驛居計劃”是指利用閑散土地,采用可移動鋼結構模塊化建造技術,以新市民、青年人為目標客戶群,快速、規模化建設6層左右、18平方米小戶型保障性租賃住房的保障房籌建模式。該模式具有“靈活便利、快速供應、需求契合、不增負擔”四大突出優勢。一方面,通過統籌利用大量現存的零散閑置土地,每100平方米占地即可建10套左右住房,能夠做到靈活便利、“見縫插針”式用地。另一方面,標準模塊采用數字化設計、智能化制造,90%以上工作量可在工廠完成,現場僅需簡單拼裝即可快速完成項目建造,項目建設到拎包入住也只需3—6個月,可以有效保障保租房快速供應。
值得一提的是,實施“青年驛居計劃”可滿足有需求的市民就近生活、拎包入住,同時為大型機構、企事業單位、產業園區等提供匹配的保租房產品,實現箱式鋼結構集成模塊化建筑可周轉保租房產品設計、生產、建造等全過程關鍵技術及應用,加快建設進度、縮短工期提高效率,并減少損耗、垃圾、噪音、污染等,達到節能減排、循環利用的效果。加上箱式鋼結構集成模塊化建筑的可拆卸、可移動等技術特點,有效集約利用閑置土地,不會對土地遠期永久性開發造成阻礙,不會為城市配套增加新的負擔,以實現“海綿住宅”的理念——使得城市像海綿一樣根據所在區域的需求“釋放”或“吸收”住房,將不動產轉換為可動產。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