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藍光發展退市后,又一家A股上市房企被強制退市。6月28日晚間,*ST中天(000540)發布公告稱,公司股票已被深交所決定終止上市,將在6月30日被深交所摘牌。
截至目前,嘉凱城、美好置業、陽光城、泰禾集團、宋都股份等涉房企業因股票收盤價連續20個交易日低于1元/股,觸及交易類強制退市情形,均收到了交易所的擬終止股票上市的事先告知書。
值得關注的是,面對退市風險,也有房企選擇“保殼”,榮盛發展(002146)、金科股份(000656)、世茂股份、新華聯等企業通過股東增持、注入資產、公司回購等方式護盤股價。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保殼或退市,房企們是基于什么原因作出的選擇?如果保殼,難點是什么?能否成功?如果退市,對于房企自身又產生哪些影響?
已有多家上市房企遭強制退市
在現金流危機下,4月份,新力控股成為第一家被退市的出險房企。此后的6月,藍光發展正式摘牌,成為A股市場第一家退市房企。房企退市大幕拉開。
6月5日,嘉凱城發布公告稱,收到深交所《事先告知書》。由于*ST嘉凱(000918)股價連續20個交易日的每日收盤價均低于1元/股,根據相關規定,深交所擬決定終止*ST嘉凱股票上市交易。
6月8日,粵泰股份發布公告稱,收到上交所下發的《關于擬終止廣州粵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上市的事先告知書》。同一天,深交所向泰禾集團下發了《事先告知書》,“擬決定終止公司股票上市交易”。
曾經的兩千億房企陽光城,在6月13日發布公告稱,深交所擬決定終止其股票上市交易。無不令人唏噓。
還有宋都股份、美好置業也都遭到強制退市。
除新力控股外,上述房企都曾因為經營業績不佳、債務重組進展緩慢等原因,被“戴帽”,又因為連續20個交易日的每日股票收盤價均低于1元/股而觸發了終止上市條件。
榮盛、金科、世茂股份暫時保殼成功
面對“1元面退”風險,有直接退市者,也有努力護盤者。
包括榮盛發展、金科股份、世茂股份、新華聯等在內的企業都進行了不同程度的保殼計劃。
以金科股份為例,通過股東增持、高管增持以及定增購買資產等方式刺激股價上漲。
截至6月5日,控股股東金科控股指定主體財聚投資已累計增持金科股份2167.91萬股股份,占公司總股本的0.4060%,成交金額合計1926.85萬元;金科股份11位公司董事、高級管理人員及核心骨干已通過二級市場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合計增持公司144.27萬股股份,占公司總股本的0.0270%,合計增持金額為142.04萬元。
在種種努力下,金科股份股票收盤價在6月6日重回1元/股上方,報1.07元/股。6月7日起,金科股份開始停牌。而在頭一天晚上,金科股份宣布,擬以發行股份的方式購買金科控股旗下重慶恒昇大業建筑科技集團有限公司20%股權。
6月21日,金科股份開市起復牌,股價漲停,并連續三個交易日上漲。
榮盛發展自6月9日復牌以來,其股價連收5個漲停板。而在此前,榮盛發展發布公告稱,擬以發行股份的方式購買控股股東榮盛控股旗下榮盛盟固利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權。
而世茂股份則是通過股東增持、回購的方式護盤股價。5月30日,世茂股份宣布控股股東增持計劃,此后其股價連續4個交易日上漲。6月4日,世茂股份發布股份回購方案。此后,世茂股份股價穩定在1元/股之上。6月30日,世茂股份開盤,報1.12元/股。
保殼與退市,如何選?
保殼與退市,各大房企用行動作出了不同的選擇。
中指研究院企業研究總監劉水表示:“保殼或退市多是房企綜合自身資產和利益訴求主動或被動作出的選擇。”
“當前面臨退市的房企多為出險房企,如果股票退市將造成公司價值的估值降低,股東利益受損,影響投資人信心,融資渠道受限,品牌受損影響項目銷售,對債務重組和風險出清產生不利影響。為避免退市,多家房企使用股東增持、并購資產和股票回購等手段保殼。”劉水如是說。
但是,多數保殼措施都需要股東及公司支付相應成本,且其成效存在很大不確定性。因此,不少房企選擇直接“躺平”退市。在劉水看來,退市后,公司股價等短期市場信息對公司經營擾動有所減少,維護股票公開上市地位的相關成本有所降低,經營管理更加靈活。
的確如此,對于出險房企來說,尤為缺錢,而增持或回購都需要真金白銀,且不見得有效果。
克而瑞相關分析師表示,宋都股份和美好置業兩家企業的保殼計劃幾乎沒有效果,主要是增持計劃規模較小、保殼計劃出臺遲鈍。
此前,宋都股份發布公告稱,自5月17日起6個月內,6位董事、監事將增持宋都股份股票,合計不低于38萬元,不超過76萬元。
“4月24日,美好置業股價首次跌破1元/股,開始了面值退市的倒計時,但是企業直到5月10日才推出了股東增持計劃,留給市場的反應時間較短,也影響了企業的自救時間。”克而瑞相關分析師說。
而縱觀上述保殼方式,多種方式結合效果較好。不過,在克而瑞相關分析師看來,保殼終究只是短期內的臨時手段,在行業大環境還沒有恢復的情況下,陷入危機的房企能做的仍是積極解決流動性危機、削減企業冗余成本、維持企業口碑,部分企業介入新興概念板塊擴張多元化業務也可能是一條出路。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