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買房人來說,務必擦亮眼睛,看清楚“負首付”背后的風險,不要看到短期“劃算”,就一頭扎進“陷阱”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 王麗新
近期,有房產中介聲稱買房可以做到“負首付”,例如房產價格是520萬元,買家卻可以貸款570萬元,相當于額外拿到50萬元“裝修款”,而且無需首付。
看上去,這番操作可以減少買房者的資金壓力,還有“裝修款”拿,好處多多。其實不然,其背后是業內俗稱的“高評高貸”。“高評”就是抬高房子的評估值,“高貸”就是貸款額高于房子的真實交易價格。為實現這一目的,就要搞“陰陽合同”。
然而,“高評高貸”操作隱藏著多重風險。對購房者而言,“負首付”并不是真的無需支付首付,而是通過“神操作”轉移了首付環節而已,因為借來的每一分錢都是要還的。購房者因沒有首付實力,于是抬高杠桿購房,不僅面臨高額還貸壓力,還加大了斷貸違約風險。
如果“神操作”被揭穿,銀行拒絕放貸,購房者不得不全額付款,還將面臨高額違約金的賠償。即便貸款人僥幸通過了銀行審核,在銀行后期自查時也極有可能被發現,進而被收回貸款。并且,因為“神操作”本質上屬于“騙貸”,一旦暴露,貸款人就會被列入銀行黑名單。
對銀行而言,“高評高貸”的風險也很大。一方面,如果購房者斷貸,拍賣其房產將導致銀行資產縮水和減值。另一方面,所謂的“負首付”操作,本質是從別處挪用資金頂賬,一是中介機構或者開發商為貸款人墊資,二是貸款人通過消費貸、經營貸、小額貸款公司、貸款中介等籌措資金。這些操作都會帶來新的借款風險,最終反噬銀行。
當下,房地產市場仍有待恢復,一些開發商或中介使出渾身解數賣房,于是出現了名為“負首付買房”,實為“高評高貸”的違法操作。
自2021年下半年以來,降低首付、提高公積金貸款額度、降低貸款利率等新政接踵而至。近日,多地宣布允許用公積金支付首付款。這些舉措都是為了滿足剛性需求和改善性需求,適度活躍市場,決不意味著可以給“騙貸”放水。銀行要提升對房產評估的敏感度,防止騙貸。
開發商或中介機構要有底線,莫以違法的“負首付”模式簽署“陰陽合同”。任何促成購房消費的行為,都不可用營銷話術誘使買家“入甕”,利用“負首付”鼓動消費者“入局”。
打擊“神操作”有依據。2016年由住建部等部門發布的《關于加強房地產中介管理促進行業健康發展的意見》提出,中介機構不得提供或與其他機構合作提供首付貸等違法違規的金融產品和服務。
針對此次“負首付”風波,5月21日,廣東省惠州市惠陽區住建局印發通知,將在全區范圍嚴查首付貸、返首付、零首付,以及發布虛假違法房地產廣告、捏造散布不實信息等違規銷售行為。監管部門快速反應,值得肯定。
對買房人來說,務必擦亮眼睛,看清楚“負首付”背后的風險,不要看到短期“劃算”,就一頭扎進“陷阱”。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