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閱讀
博鰲亞洲論壇永久會址的所在地——東嶼島,將被建成為一個“零碳示范區”,這是在城市建成區進行的零碳試驗。目前,其首期建設已驗收通過。為什么選擇在這里做示范?這個“零碳示范區”有哪些特點?
清清萬泉河,下游博鰲鎮。
【資料圖】
入海之處有一小島,島上椰影婆娑、鳥鳴聲聲。這便是東嶼島,博鰲亞洲論壇永久會址的所在地。
2022年,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與海南省決定在此共同創建“零碳示范區”,以此探索城市建成區的碳中和路徑。今年3月,首期建設驗收通過。
零碳試驗,為我國城市綠色降碳提供經驗
“零碳示范區,首先要關注的是‘零碳’。這并不是意味著零排放,而是要實現碳中和。”海南省住建廳副廳長劉聯偉解釋,就是通過集成應用能源、建筑、交通、廢棄物處理等多領域深度減排技術,新建林業碳匯等抵消措施,使區域內排放的二氧化碳和吸收的二氧化碳相當,以此實現對外排放的二氧化碳含量為零。
“其次是‘示范’。”劉聯偉說。據統計,當前全球碳排放總量中,71%—76%來自城市,城市建成區的綠色降碳更新改造,對全球實現碳中和目標有著重要意義;在已有城市建成區而非新建區進行零碳試驗,難度更大、挑戰更多,但也更具有現實意義,更能形成“可落地、可推廣、可復制”的經驗。
為什么選擇東嶼島?
其實,一開始海南考慮了三個候選地,分別是海口江東、三亞南繁以及東嶼島。相比前兩地,東嶼島是城市建成區,建設已有20多年,面臨設備設施相對陳舊、資源循環利用率較低等問題,具備城市建成區的普遍特點。而且,作為博鰲亞洲論壇永久會址的所在地,東嶼島還是中國向世界展示推動實現“雙碳”目標的重要窗口。
為此,住建部和海南省共同編制發布了《博鰲零碳示范區項目實施方案》,提出八大類19個項目,重點提出東嶼島生態岸線改造與修復項目、島內林地生態修復與功能提升項目、遠洋大道景觀提升與功能完善項目、博鰲亞洲論壇會議中心及酒店改造項目、東嶼島大酒店改造項目、新聞中心改造項目等,圍繞城市建成區實施碳中和改造。
“這個零碳示范區將作為探索城市建成區綠色降碳改造問題的微觀模型,不僅為我國城市綠色降碳提供經驗,也為可持續發展與碳中和探索提供優秀樣板。”中規院(北京)規劃設計有限公司海南分公司院長(總經理)胡耀文說。
綠電供應、資源循環,進行低碳改造
在東嶼島上,所見車輛皆是綠牌。
“油車不允許上島。”海南電網電力調度控制中心總經理余加喜告訴記者,東嶼島內已全面實施交通綠色化改造。島內外建有綠色智慧停車場,398個充電樁全部接入海南省充電基礎設施“一張網”運營平臺。同時,島內還新建了光儲充電汽車智能充電站,利用液冷技術,最快能讓車輛在10分鐘內充滿電。
綠電何處來?東嶼島外,180畝農光互補基地利用光伏發電,項目兩期約20兆瓦,已并網11兆瓦;島內,計劃建設5.1兆瓦分布式光伏,目前已投產并網送電3.82兆瓦。同時,島上還備有各項儲能設備以及17輛應急發電車作為“充電寶”儲備綠電,在夜晚或者天氣不好、光照不充足時,供應島內設備正常運轉。
在城市建成區進行低碳改造,必須面對的一道考題,就是如何在保障居民日常生活和工作品質不降、效率不減的基礎上減少碳排放。為此,建設團隊從固廢垃圾、雨水入手,探索資源的最大化利用。
據介紹,島上所修道路兩側留白用碎石填補,固廢利用;垃圾收集系統完成分類化、密閉化、清潔化改造,每天可集中資源化處理。同時,設計團隊還利用建筑屋頂、廣場等既有排水溝,配套雨水調蓄設施,將排水變為儲水。據了解,如今整座東嶼島每年可資源化利用約15萬噸雨水。
集成先進減碳技術,創新攻克建設難題
在東嶼島,建筑面積超過4000平方米的博鰲亞洲論壇新聞中心,是島上最大的單體建筑。如何進行綠色化改造?
劉聯偉指給記者看:新聞中心屋前是一排風機,即使微風狀態,也可啟動并收集風能發電;屋面分布有629塊光伏板,屋后則立著一塊用來存儲綠電的大“電池”——通過全球方案征集,清華大學團隊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全釩液流技術脫穎而出。該技術可做到長時儲、多充放,其充放次數較傳統鋰電池提升近4倍……通過全方位改造,新聞中心建筑建設形成國內最高水平的“光儲直柔”系統,年耗電量從65萬千瓦時降至52萬千瓦時,同時每年還能發電55萬千瓦時——不光實現了“零能耗”,甚至還有節余。
據海南省住建廳有關負責人介紹,由于博鰲零碳示范區是在城市建成區的零碳試驗,其建設在國際、國內均沒有成熟的建設經驗可借鑒。從一開始,他們就采取了向全球征集各類先進的技術方案,再進行集成應用的創新模式。
去年以來,海南先后多次面向國內外開展“零碳技術方案與產品”征集活動,共有71項先進技術產品入選;同時,專門成立了專家咨詢委員會,邀請國內外知名專家,召開多次大型專家調研會、咨詢會,為博鰲零碳示范區創建提供建設思路、工作方向、工作內容等宏觀戰略層面的咨詢。
據介紹,零碳示范區要建設的八大類19個項目中,目前有16個項目已建設完成。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