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3月24日,西麗湖論壇六個平行論壇之一——科技人員服務企業主題論壇在深圳舉辦。本次論壇聚焦“科技人員服務企業”,突出“融合、創新、發展”,旨在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全國兩會精神,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加快打造高水平專業化科技專員人才隊伍,有效支撐企業科技創新和經濟高質量發展。據悉,這是2020年科技部落實中央部署,應對疫情沖擊、支持企業復工復產,啟動實施科技人員服務企業專項行動以來,國內首次舉辦的以科技人員服務企業為主題的大型交流活動。
圖為西麗湖論壇之科技人員服務企業主題論壇現場。
據了解,此次論壇由科技部、深圳市人民政府主辦,科技部人才中心、深圳市科創委承辦,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協辦,來自全國各地的地方政府、科技管理部門與高校、科研院所等創新人才培養示范基地的科技管理人員,以及科技創新領軍人才、科技創業領軍人才、企業家共計100余人齊聚一堂,共享產學研融合創新的最新成果,共議人才賦能高質量發展的使命擔當,共商科技人員服務企業的長效機制。科技部人才與科普司二級巡視員趙慧君、科技部人才中心主任徐晧慶、深圳市科創委副主任黎慧來出席論壇并致辭。
在論壇上,綿陽市委常委、副市長王曉松,湖北省科技廳人才處二級調研員王潛,華南技術轉移中心副總裁、總工程師賴培源分別圍繞綿陽“最強大腦”科技助理、科技人員服務企業專項行動?湖北專項、廣東企業科技特派員“精準特派”新模式進行主題報告。創新人才培養示范基地代表上海交通大學大零號灣專項辦副主任張志剛、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副所長楊超、華東師范大學科技處副處長張魯嘉分享了各自單位在構建科創生態、激發人才活力提高轉化績效、探索原創性前沿科技成果轉化等方面的創新舉措和實際成效。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歐陽晨曦、清華大學朱軍、大連海事大學胡青、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廣州研究院劉靜4位國家高層次科技人才以自身的科研及服務企業經歷為案例,分享交流了產學研合作、成果轉化以及人才培養的經驗和思考。
在分組研討交流中,全體參會人員就“如何建立科技人員服務企業長效機制,促進產學研深度融合”展開了充分討論,針對平臺建設、政策保障、資金投入、創新服務等方面提出了寶貴意見建議。論壇還安排了赴鵬城實驗室、深圳先進院現場參觀調研。
據了解,多年來,科技部人才中心秉持“創新驅動實質上是人才驅動”理念,扎實推進科技人員服務企業工作,并圍繞“科技人員服務企業長效機制”開展了深度調研和研究工作。在全國范圍搭建了51家“科技領軍人才創新驅動中心”綜合服務平臺,引導高層次科技人才及團隊對接地方產業需求和企業創新需求,轉化科技創新成果,落地創新創業項目,服務區域創新發展和人才高地與集聚平臺建設;開展百校百院選派科技專員服務萬企行動,組織200余家創新人才培養示范基地選派科技專員,動員2000余名科技人員揭榜攻關,服務1000余家企業技術創新;實施科技創新CEO特訓營“1+N”系列活動,構建了“科學家+企業家+投資人”的三位一體深度孵化模式,組織實施了7期全國營和若干地方定制營、專題營,累計孵化培育1000余位科技型企業創辦人,涌現出一批獨角獸、小巨人企業。
在各方共同努力下,科技部人才與科普司會同人才中心組織實施科技人員服務企業專項行動近三年來取得了顯著成效。一是打造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新載體。各地科技管理部門結合區域實際相繼出臺科技專員實施方案,制定科技專員選派、管理、評價激勵等政策系統推進專項行動,科技專員成為繼科研支持、稅收優惠、創業孵化等方式之后的科技服務企業的又一支重要力量。二是探索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新路徑。在政府組織推動下,各有關高校、科研院所積極選派大批科研水平高、服務意識強的科研人員,直接到工廠車間、生產一線解決“急難愁盼”、與企業共同創造科技成果,有力提升科技成果向產業、經濟和社會轉移轉化的速度和質量。三是構建人才賦能企業高質量發展新機制。專項行動初步形成了以政府為引導、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高校院所以及新型研發機構為技術依托的政產學研用協作模式,有效緩解企業人才資源、創新能力不足,實現培養一批接地氣的科技創新創業人才、解決一批共性關鍵技術難題、應用轉化推廣一批科技成果、培育一批可持續發展的“專精特新”科技型企業的目標。
下一步,科技部人才與科普司將與人才中心一起,借助本次論壇契機,認真吸納各方意見建議,深入總結經驗,加強央地工作協同,強化政策集成創新,進一步加快打造高水平專業化科技專員人才隊伍,構建科技人員服務企業長效機制,促進以人才為核心的創新要素深度融入經濟產業,為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服務區域發展和支撐高質量發展貢獻更大力量。(經濟日報記者楊陽騰)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