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近日,一份落款為自然資源部辦公廳印發的《關于進一步規范住宅用地供應信息公開工作的通知》引發關注(簡稱“《通知》”),其中對住宅用地出讓公告不再要求“全年不超過3次”,被市場解讀為“要取消集中供地制度”。
《通知》指出,市、縣自然資源主管部門要根據年度供地計劃,分批次公開未來一定時間段內擬出讓地塊的詳細清單。每次公開詳細清單對應的擬出讓時間段原則上不少于3個月。詳細清單內的地塊,在公開的擬出讓時間段內可以一次或多次發布出讓公告。
“從調整方向來看,本次優化重點在于全年供地次數的限制解除,本質上并不是取消集中供地制度,而是更好適應當下房地產市場環境,發揮土地的調節性作用,更好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發展。”58安居客研究院院長張波分析。
從實際情況來看,杭州、蘇州已率先推出2023年首批供地,均沿用集中供地方式。1月17日,杭州掛牌13宗商品住宅地塊,總土地出讓面積54.36萬平米,掛牌起始價共計166.73億元。同日,蘇州掛牌11宗商品住宅地塊,總出讓面積39.26萬平米,掛牌起始價共計130.3億元。
不可否認,集中供地政策在土拍市場熱度較高時期起到了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作用。中指研究院土地市場研究負責人張凱認為,去年土拍熱度隨房地產市場熱度下降,適時完善和優化原有集中供地政策,有利于緩解房企資金壓力,降低同批次地塊入市競爭強度,進一步穩定房價、地價和市場信心。
2021年2月,全國22個重點城市開始實行“兩集中”供地模式。所謂“兩集中”,即集中發布出讓公告、集中組織出讓活動,且2021年發布住宅用地公告不能超過3次。“兩集中”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達到了“穩地價”效果。
“一年3次的嚴格集中供地,在市場熱度較高的情況下,對于平穩市場會起到積極作用,但是市場降溫背景之下,尤其是降溫較為明顯的城市,對于市場預期以及房企拿地意愿都有可能引起負面效應,需要進行制度層面的優化。”張波表示。
張波還稱,盡管取消出讓次數限制,部分城市仍將保持集中出讓節奏,尤其是部分市場熱度上升明顯的城市,預計后期單次出讓的土地宗數將保持高位,以抑制房地產市場的熱度過快上升。而部分降溫城市則會優化出讓次數,小量多批次的面市更有利于市場穩定。
值得關注的是,《通知》要求公開的擬出讓地塊詳細清單,應包括擬出讓地塊的具體位置、面積、用途、主要規劃條件、供應方式等信息,且原則上提前不少于3個月公開。張凱認為,這有助穩定購房者預期,為房企提供更為充足的時間來做出更理性的投資決策,對提升房地產行業營商環境起到重要作用。
同時,《通知》還要求,要因城施策安排年度供地計劃總量,凡商品住房去化周期長、土地流拍率高、市場需求明顯不足的城市,應當控制商品住房用地供應規模,其中已供應未竣工住宅用地面積超過近三年平均完成交易量5倍的城市,應當從嚴壓縮計劃規模直至暫停供地。
關鍵詞: 部分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