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很多人最大愿望的確是買房,但由于收入跟房價差距較大,所以,當下房子對許多人來說是奢侈品。”2月2日,上海一位市民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如是表示。
2023年已過去一個月,從房地產市場來看,依然持續低迷。專家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房地產行業下行,2023年行業規模的樂觀預期是止跌。
1月份樓市平淡開場
【資料圖】
克而瑞數據顯示,1月份,TOP100房企僅實現銷售操盤金額3542.9億元,單月業績規模同比降低32.5%,環比降低48.6%。百強房企全口徑銷售金額僅3967.6億元,業績規模同比下降32.2%,環比下降47.7%。
易居企業集團CEO丁祖昱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短期內,市場的供求和成交不會出現明顯轉暖的跡象,整體銷售將保持低位運行。
2022年,房地產行業規模高位回落,而去年以來的市場頹勢也延續至2023年。
CRIC監測的重點30城成交同環比降四成,1月份樓市平淡開場。與此同時,百強房企銷售業績仍然不容樂觀,TOP100房企1月份僅實現銷售操盤金額3542.9億元,單月業績規模同比降低32.5%,環比降低48.6%,較2022年2月份春節月的降幅也達到11.8%。
土地財政壓力明顯加大
2023年開年,銷售百強房企拿地進入“靜默期”,首月有土地入賬的百強房企僅有3家,這在過去是很少見的情況。丁祖昱認為,在樓市尚未復蘇的背景下,銷售端仍未改善,房企拿地態度也將延續保守,2023年還將是土地市場“小年”。
丁祖昱表示,1月份由于春節放假,疊加疫情因素,房地產市場表現平淡很正常,而土地市場百強房企幾乎沒有什么土地進賬,除了上述因素之外,供應不足也是主要原因。
CRIC數據顯示,1月份,全國土地市場供應4426萬平方米,同比下降53%,供地節奏明顯變緩。受此影響,1月份全國土地市場成交規模降至歷史低位,全國300城經營性土地總成交建筑面積為3651萬平方米,同比下降超過五成,較2022年春節當月下跌15%,環比跌幅接近九成,1月份全國土地成交總價僅為730億元,2016年以來首度跌破千億元。
熱度方面,由于重點城市僅寧波進行了集中土拍,作為成交主力,市場熱度明顯上漲,整體溢價率小幅回升至4%,綜合已完成第四輪集中土拍的城市來看,除了寧波、北京外,其余城市第四批次成交地塊的溢價率均在10%以下,整體市場熱度依舊處于低位。
近期,多地傳出退出集中供地消息。中指研究院土地市場研究負責人張凱分析認為,2023年土地財政壓力加劇,集中供地將淡出歷史舞臺。
市場情緒有望穩步回升
張凱認為,從需求端來看,居民收入預期不太樂觀、房價上漲預期轉弱仍然阻礙房地產市場企穩回暖,刺激政策仍需加碼。從土地端來看,土地財政暫無替代方案,預計2023年土地成交規模進一步小幅回落。
在張凱看來,房地產市場結構分化將更加明顯,核心城市需求端“四限”政策仍有大量放松空間,經濟發展水平高、公共基礎設施完備,對流動人口的吸引力強。三四線城市政策放開空間有限、人口流出、庫存高企,應謹慎進入。安全應成為2023年房企選擇城市的重要標準。
丁祖昱分析指出,全國商品房銷售規模經過5年的高位運行之后,在2022年下調筑底,行業下行并迎來負增長時代已成為共識,2023年行業規模的樂觀預期是止跌。預計在宏觀經濟環境發生明顯扭轉、銷售回暖之前,房企的投資都將延續非常謹慎的態度。
不過,諸葛找房研究中心負責人王小嬙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房地產市場情緒在好轉,估計近兩個月會傳導至成交端、資金端。
根據諸葛找房重點50城市場情緒指數研究報告,1月份,重點50城情緒指數連續兩月上升,創下2022年以來最大漲幅,進入觀望區間高位水平。疫情防控政策放開后,各行各業重新散發活力,居民消費信心提振,市場逐步回歸常態化軌道,購房者信心也在回升。
關鍵詞: 歷史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