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全國房地產開發和土地拍賣的風向標,上海最新的一次土地拍賣折射出未來房地產發展的幾個趨勢,很有必要研究一下。
9月27日,上海第三輪集中土拍收官,本輪出讓的35宗涉宅地塊全部成交,其中底價成交24宗,數量較第二輪土拍明顯增加;35宗地塊總成交金額為1054億元,是今年收金最多的一輪土拍;平均溢價率2.45%,較第二輪土拍有所降低;本輪拿地企業依舊以頭部企業、地方國資平臺和混合所有制企業為主,并且多以聯合參拍的形式參與。
(資料圖)
從這些基本信息可以看出三個趨勢:土拍市場逐步回暖,未來開發建設也將逐步回暖;土地溢價減少,未來商品房價格上漲動力不足;頭部企業、地方國資平臺或將成為房地產市場的主力。
從土地拍賣成交量情況看,市場似乎在逐步轉暖。今年6月,上海開始第一輪集中供地出讓,總共出讓土地199.71萬平米,最終36宗土地中,19宗底價成交,17宗溢價成交,總共溢價28.2億元。
可以說上海此次第一輪集中供地出讓還是比較順利,全部完成出讓,但溢價只有3.32%,且成交單價也僅為每平方米19707元。上海還算好的,此前全國各城市的集中供地更顯尷尬,南京今年第一次集中供地20宗地塊6宗流拍,杭州今年第一次集中供地流拍了一宗地塊,而且總體溢價很小。
而到今年7月,上海第二輪集中供地出讓就要好很多,34宗涉宅用地全部成交,且成交單價上升到每平方米33224元,土地平均溢價率也升至4.49%。可以預料,隨著上海三輪土拍一次比一次順利,其它一二線城市的土拍市場也會逐步回暖,隨之而來的開發建設也會逐步升溫,整個產業鏈將進入恢復性增長態勢。
再談談此次上海土拍的成交價格,波動比較明顯。
上海第一輪集中供地據說是因為位置原因所以價格不高,第二輪集中供地位置相對較好,于是成交單價上漲明顯。但到第三輪集中供地的時候,平均溢價率又開始下降,一是因為第二輪把基價抬高了,二是因為畢竟交投不是很活躍,市場需求決定價格走勢。
其實這很正常,目前無論是土拍市場還是房地產開發市場都處于低谷期,在整體市場環境不具備大的支撐情況下,其未來的價格向上趨勢并不明朗。因此,即便土地市場略有回暖,未來房價會不會恢復向上還很難判斷。
此外,部分民企開始退出土拍市場,它們要么在消化存量,要么選擇觀望,而頭部企業和地方國資平臺成為拿地主力。
值得關注的是,頭部企業繼續拿地的動力足不足?地方國資平臺拿地的市場屬性到底高不高?這是市場關注的焦點。畢竟頭部企業和地方國資平臺如果成為房地產市場的主力,對穩定房地產市場有很大的助力。畢竟房地產市場關乎國計民生,其對國民經濟的穩定器作用不容低估。
編輯賀夢璐校檢|袁鋼審核|廖小濤
關鍵詞: 房地產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