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 記者魏鑫報道 “做之前不知道成果,但是堅持下去,總會見到光明。”從2014年提出“白銀時代”到2018年高喊“活下去”,身處不景氣的市場,萬科集團董事長郁亮卻不再秉持“悲觀”論調。在9月7日萬科舉行的媒體見面會上,郁亮強調“尊重常識,敬畏市場”一直是萬科遵循的發展邏輯,指出市場繁榮時要保持憂患意識,市場低迷時要保持信心。“只要手藝不丟,就能夠有飯吃。”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市場壞的時候不要恐懼”
克而瑞數據顯示,全國百強房企8月實現銷售操盤金額5190.1億元,同比降低32.9%。市場低迷行情延續,”行業冰凍期”、“五年跌一半”等悲觀論調甚囂塵上。
但在郁亮看來,房地產是一個10萬億的市場,行情有高有低,不可能說沒有就沒有,但也不可能突然恢復,而是一個波浪式的變化,永遠單邊上揚的市場和永遠單邊下跌的市場都不可持續。以此自勉“市場好的時候不貪婪,不好的市場也不要恐;沒有做完的生意,只有做不好的生意。
郁亮認為,房企要在如今的市場環境下生存和發展,要永遠相信能力比規模更重要。“具備做好產品的能力、做好服務的能力、有好經營能力就能夠活下去,就能夠有飯吃。”
郁亮以“打工人”為例,強調“打工人”最重要的是手藝,萬科也一樣,靠一門好手藝,做出好房子、好服務,“再困難也不能丟掉手藝,把手藝丟掉之后真的是沒有什么機會,因為社會不需要你。”
同時郁亮也指出,房地產行業不同發展階段會有不同的參與者,有不同的主角,他相信在不同的發展階段里的主角,可能需要具備的是這個階段所需要的能力。“我們要尊重常識、敬畏市場,如果說按照這個來做,在新的發展階段都能過得好。”
“微光就是不躺平”
在房地產市場火熱年份,郁亮高喊”活下去“與“主流聲音”唱反調,如今卻一改口風,在悲觀情緒蔓延的當下,聲稱自己發現了走出黑夜的“微光”。為什么市場好時他警惕,市場壞時他反而看到‘微光’?‘微光’是什么?
“我看那么多項目,走那么多的地方,我是去發現‘微光’去了。”不僅我看到項目的打造看到底下的員工在努力打造好每個項目、每個業態,郁亮表示“微光就是不躺平”,雖然市場在變化,萬科基層的員工都沒有選擇躺平。“所有這些工作,他們都不知道他們的努力會不會有成果,只有做下去才知道,不做就真的沒有。所以我覺得,這些(努力得來的成果)就是我們的微光,也相信我們點點‘微光’,終能燎原。”
郁亮指出,房地產行業現在需要“生火取暖”,要常做常有,常做常新,這是行業基本判斷。“在現在壓力這么大的時候更要堅持走下去,最后總會見到光明的。”
萬科凈利潤止跌,面臨業績增長難題“不躺平”
郁亮眼中的“不躺平”,不僅解讀了萬科發出“微光”,也在一定程度上支撐起萬科的業績走向。據萬科8月30日發布的2022半年報顯示,公司營收同比增長23.8%至2069.2億元,權益凈利潤同比增長10.6%至122.2億元,初步兌現了郁亮在今年年初“止跌企穩、穩中提升”的承諾。
盡管衡量企業盈利能力的另一個重要指標---毛利率出現下滑,讓萬科的增長難題依然存在,然而郁亮在9月1日的業績推介會上卻表現樂觀,“萬科對全年止跌企穩、穩中提升是有信心的,因為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獲。”
但正如郁亮所說,房企在不同階段要具備不同的能力。“在規模擴張時代,你特別擅長擴大規模、特別擅長用杠桿的話,那么在市場變成不再依賴杠桿的時候,你這個能力就受到影響。所以整體上來說,我們邏輯沒有變,始終圍繞著我們對市場的敬畏和對常識的尊重這兩點上。”
當“房地產已過擴張期”成為業內共識,怎樣建更多的房子,就成了怎樣建更好的房子。正式基于行業發展趨勢,萬科在推進多元化業務的同時,郁亮在推介會上也帶來了“保證交付、保證質量”的新承諾。
“走訪我們20多年前在南京的一個項目,管家告訴我,很多業主已經買了新房但還是舍不得賣這套房。例如小區里的兒童游樂設施,20年過去仍然完好如新,膠墊都沒換過,都能正常使用。”郁亮表示,這就是萬科倡導的長期主義。但同時他也坦言,“這個狀態能不能保持下去的問題,這取決于我們背后的能力有沒有建立起來,肌肉有沒有長起來。”
雖然郁亮看到“微光”,認為市場正在緩慢恢復,但于此同時也指出行業要“生火取暖”,樂觀情緒并不高漲。在市場走向尚未完全明朗的當下,行業信心仍有待提振。市場參與者怎么“活下來”、“走下去”?不僅是橫亙在萬科經營之路的兩大課題,也是關乎行業穩健發展的關鍵所在。
關鍵詞: 市場低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