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債違約的房企名單還在不斷拉長。
繼花樣年和新力控股公告到期美元債違約后,10月26日,當代置業(中國)有限公司(股票代碼:1107,以下簡稱“當代置業”)亦發布公告稱,公司于10月25日到期的12.85厘優先票據,未能按時償還票據本金及其應計但未付利息。
在公告中,當代置業解釋稱由于受到宏觀經濟環境、房地產行業環境以及公司最近面臨的疫情等多種因素不利影響導致公司遭遇了預計之外的流動性問題。
對于此次違約,當代置業相關人員向中國房地產報記者表示:“公司肯定會進行積極自救以及債務重組,但更多信息還是以公司公告為準。”
實際上,在宣布債務違約前,為穩定集團員工人心,當代置業董事會主席張雷以及總裁張鵬在10月23日給員工發了一封內部信。信中提及,在一再嚴峻的房地產行業形勢下,當代置業也如同很多企業一樣遇到了相當的資金承壓問題,公司對于這一次債務問題,采用了資產處置、股東借款、戰投方引入等方式,但在形勢更加嚴峻的情況下,有幾項工作沒有達到預期的結果,導致此次風險出現。
對于公司未來的發展,管理層在內部信中表示,希望通過資產重組和戰略投資人的引進,實現再生和持續發展。
高息發債利潤被侵蝕
早在2000年于北京成立時,當代置業便主打綠色地產與科技地產,是國內較早從事綠色科技地產的企業之一。在內部信中,當代置業管理層也提到,當代置業一直堅守綠色科技發展之路,希望通過領先的綠色科技在行業內占有一席之地。
事實是,當代置業在綠色建筑方面的確取得了一定成績。在不少機構測評的2020年綠色建筑相關排行榜中,當代置業一直名列前茅。
不過,與其在“綠色建筑”上取得的成就一起聞名業內的還有當代置業的發債利息。
2018年12月,當代置業曾發行一筆1.5億美元優先票據,利率高達15.5%,該利率也創下國內發債利率之最,引得業界嘩然。
不僅如此,近兩年,當代置業美元債發債利率一直居高不下,票面利率超過10%已經成為常態。根據公開資料統計,包含10月25日到期的這筆美元債在內,目前當代置業存續美元債5只,存續規模超13億美元,平均票面利率達到11.58%。距離債務到期日最近有一筆2022年2月到期的2億美元債。
美元債利率高企的同時,當代置業平均融資成本也不低。2020年,當代置業加權平均融資成本為9.9%,與2019年持平,而根據第三方機構的統計,目前主流房企的融資成本均控制在5%-7%,當代置業的融資成本毫無疑問已經高于主流房企均值。
據一位房企財務人士表示,一般房企平均融資成本高于8%就會對企業運營和利潤產生影響。
當代置業接近10%的平均借貸成本也讓其利潤被嚴重侵蝕。有公開數據統計,今年上半年,當代置業的利息開支同比增長超10%達到13.73億元。
從“三道紅線”看,截至今年6月末,當代置業剔除預收款后的資產負債率為83%,凈負債率93%,非受限現金短債比1.46,仍踩中一條紅線。
盈利低、負債高,這樣的財務模型又讓當代置業在海外債市場發債難度加大,推高了發債利率,最終形成惡性循環。
積極自救處置資產和向大股東借錢
當代置業此次宣布到期違約的美元債是其于2019年所發行,發行規模為3億美元,目前剩余本金金額2.5億美元。
表面上看是一筆債券違約,但實際上,從今年年中起,當代置業就顯示出經營疲態。不過,即使如此,當代置業也并沒有放棄自救。
從今年六月以來,初步統計,當代置業多次對外披露回購美元債舉動,陸續回購的美元債規模達到550萬美元。
除了回購,10月11日,當代置業公告稱,董事會主席、執行董事兼控股股東張雷和總裁兼執行董事張鵬,有意向集團提供合共約人民幣8億元的股東貸款,并預期于未來兩至三個月內完成。此外,張雷還表示將視乎集團財務狀況適時考慮予以持續支持。
同時,在意識到到期債務無法定期償還時,當代置業提前發布公告,針對10月25日到期、票息為12.85%的優先票據贖回35%后剩余部分尋求投資者意見進行展期。當時的消息顯示,這筆美元債需要在10月20日之前征得90%投資者同意展期才能通過。
但不久后,當代置業又再次發布公告稱終止以上尋求展期的行為。
據上述接近當代置業的人士透露,公司終止尋求展期并非是因為投資者不同意。相反,當時該展期征求意見已經被大多數投資者同意。
IPG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分析稱,當代置業在大部分投資者同意延期的情況下選擇違約,也許是希望通過違約后的債務重組來削減包括這筆債務之內的整體債務。另外按照目前監管部門的精神,保交付成為目前房企的第一要義,因此當代置業的決策選擇次序可能發生了變化,還債的事情被往后放了。
此外,早在10月8日,當代置業旗下的物業上市公司第一服務(02107.HK)宣告短暫停牌,以待根據香港公司收購及合并守則刊發構成本公司內幕消息的公告。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當代置業將會出售物業公司來救急,而且后續不排除繼續出售資產的可能。畢竟有藍光發展、花樣年等企業在遇流動性困難時優先選擇出售物業公司的前車之鑒,當代置業若這樣做也在情理之中。目前,第一服務仍在停牌中。
從上述種種舉措來看,盡管未能避免10月25日到期的美元債違約,但當代置業表示,工作還在持續推進,公司資產處置和大股東借款會陸續到位,公司將第一時間保證職員的權益。
9家房企債務違約機構下調評級
當代置業美元債違約只是房企債務違約的一個縮影。今年以來,債務違約房企不斷增多。
年初,華夏幸福領頭曝出違約,藍光發展隨后,緊接著,陽光100、協信遠創等房企紛紛暴露出債務問題。下半年起,從中國恒大曝出債務危機后,房企債券違約的多米諾骨牌陸續倒下。
據興業證券統計,算上當代置業,今年中資美元債市場上出現違約事件的房企,已高達9家,包括泛海控股、花樣年、華夏幸福、陽光100中國、天房集團、泰禾集團、新力控股、藍光發展、當代置業,全部未償金額達到280.73億美元。
在一位上市房企首席財務官看來,今年房企之所以頻繁爆發債務危機,一方面與全年超400次調控相關,這是最直接的導火索,但最根本的原因還是房地產行業此前粗放的發展模式,一味追求規模,過度依賴融資,導致負債過高,一旦資金層面收緊,市場環境又不好的情況下,很多房企都會因為資金壓力過大而承受不住,最終暴雷。
房企接連不斷的債務違約也讓國際評級機構起了警惕之心。
10月18日,穆迪下調了包括陽光城、中國奧園、佳兆業、富力地產、中梁控股等TOP50房企的企業評級;10月20日,惠譽也將29家房企列入評級標準觀察名單,其中包括中國奧園、融創中國、中梁控股等。
在一片負面消息中,監管層也開始有所行動。
根據財聯社消息,國家發改委召集部分房企10月26日在京開會,而被召集的房企多為美元債大戶。
有知情人士表示,當代置業美元債逾期可謂此次國家發改委召集房企赴京開會的導火索,但當代置業并未在此次參與會議的企業名單中。網絡上流傳的參會房企名單包括佳兆業、世茂集團、萬科、泛海控股、海倫堡、新城控股、建業地產和遠洋地產,不過這一消息并未得到上述房企確認。
唯一可以確認的是,在融資端和銷售端均收緊的情況下,目前房企遭遇了空前的資金壓力。雖然在監管層持續表態下,部分資金端口有所松動,但克而瑞地產研究中心認為,房企四季度將會繼續保持對項目施工的謹慎態度,在“交付大年”和資金回款壓力下,房企的新到位資金將更多用于項目竣工“保交付”,而新項目開發與施工進度仍然會因為資金壓力而難以有大起色。
此前在采訪中,一位上市房企高管認為,行業真正的利好消息可能要等到明年春天,而今年房企依然需要靠自身來過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