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長三角地區“一網通辦”平臺正式上線“長三角住房公積金服務”專欄,在“開具公積金異地貸款繳存使用證明”和“異地購房提取公積金”兩項高頻業務的基礎上,新增上線了“提前還清公積金貸款”“開具公積金個人貸款還清證明”“公積金單位登記開戶”“公積金單位繳存信息變更”等四項住房公積金“跨省通辦”服務,進一步提升長三角地區住房公積金服務的便捷程度,通過新一代信息技術縮短一市三省(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安徽省)間的距離,讓更多單位和職工享有住房公積金辦理的“同城待遇”。
1991年,住房公積金制度在上海率先建立。30年來,這項聚焦解決中低收入群體住房問題的惠民制度不斷完善,制度覆蓋范圍越來越廣、保障力度越來越大、保障形式愈加多樣,早已從籌集建房資金發展為支持租購并舉,成為如今一項覆蓋全國的基礎性、數字化保障服務,為新市民、青年人等城市中低收入人群解決住房問題提供資金支持。
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9月,上海市住房公積金累計繳存1.42萬億元,累計提取8351億元;累計向296萬戶發放個人住房貸款1.07萬億元。
數據“跨省互聯”,推進實現長三角地區住房公積金事項“同城辦”
伴隨著城市間人口的不斷流動,住房公積金異地繳存、提取等跨城業務需求不斷加大,群眾對住房公積金服務管理亦提出更高的要求。為滿足上述需求,實現住房公積金業務在長三角地區的“跨省通辦”,上海市公積金管理中心積極推進長三角地區住房公積金數據互通共享,推動多項住房公積金政務服務事項逐步實現“區域通辦”“跨省聯辦”。
10月20日,長三角地區“一網通辦”平臺長三角住房公積金服務專欄正式上線。王仁宏攝
截至2021年9月30日,長三角地區41個城市中心均可以在“一網通辦”平臺上開具住房公積金異地貸款繳存使用證明。“一市三省”通過平臺已成功開具證明13647份,為繳存職工在異地購房申請住房公積金貸款提供便利。
聚焦保障體系,解決中低收入人群購房難題
“如果沒有政府的支持,能搬到這里是我想也不敢想的。”在上海市松江泗涇新家園路某小區內,記者見到了66歲的王女士。談及第一次搬到這里的感受時,王女士仍然難掩激動地心情。
通過共有產權保障房公積金貸款,王女士一家實現“安居夢”。王仁宏攝
2011年,通過首批共有產權保障房公積金貸款,王女士一家不到三成的自有資金,購買了一套屬于自己的產權住房,從原來的一家三口共住15平米的小屋,住進了近67平米、擁有兩室一廳的共有產權住房。
10年來,在上海有越來越多的人在住房公積金制度的幫助下,通過共有產權的形式解決了“買房難”這一住房問題。據統計,截至2021年9月,上海市公積金管理中心累計發放共有產權保障住房公積金貸款金額282.05億元,助力7.78萬戶居民實現“安居夢”。
助力租購并舉,探索解決新市民和青年人住房新模式
2011年,上海市公積金管理中心持續探索資金使用模式,通過收購公共租賃住房項目,加大保障性租賃住房供給。同時,創新推出“沖還租”等業務,積極支持公共租賃住房發展,進一步發揮住房公積金在住房保障方面的支持作用。
“自供應以來,基本處于滿租狀態,排隊輪候的申請家庭均達數百戶,累計受益人數近3萬人。” 據上海市公積金管理中心負責人介紹,該項目以住房公積金增值收益收購公租房資產,用低于市場的價格、優質的運營服務,為市民提供公共性住房租賃服務,拓展了住房公積金服務模式和服務功能。
該負責人表示,作為上海市首批市籌公租房項目,通過投資收購公共租賃住房這一供給保障模式也在全市公租房建設中起到了積極的示范引領效果,發揮“壓艙石”“穩價器”作用,對培育和發展租賃住房市場具有積極意義。
近年來,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認真貫徹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積極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推進政務服務“跨省通辦”的指導意見》,將住房公積金高頻服務事項“跨省通辦”列為黨史學習教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的重要內容積極推進。作為住房公積金制度發源地,上海住房公積金制度不改初心使命,始終圍繞服務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在支持中低收入職工解決住房問題,助力保障性住房建設等方面先行先試,摸索出一條具有上海特色的住房公積金發展道路。
關注同花順財經(ths518),獲取更多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