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彭妍
2021年金融業監管保持高壓態勢。銀保監會官網數據顯示,截至10月12日,銀保監會及其派出機構對各類型銀行業機構(罰單統計以公布時間為準)共開具了1219張,合計罰沒金額超15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信貸資金違規輸血房地產依然是銀行受罰“高發區”,其中個人消費貸款用于購房、違法違規向房地產開發企業發放流動資金貸款、同業投資資金違規投向“四證”不全的房地產項目仍是監管處罰重點。從處罰金額來看,銀保監會開出單筆超過千萬元的罰單亦不在少數。
大額罰單屢見不鮮
對于銀行而言,涉房融資向來是“高危”領域。而盡管我國對涉房貸款一直嚴監管,今年以來,銀保監會披露的多張大額罰單,仍大多涉及銀行違規“輸血”房地產項目。
今年7月27日、7月28日,上海銀保監局對“流動資金貸款違規流入房地產市場”“個人消費貸款違規用于購房”的違法違規行為一連開出19張罰單(以發布時間為準),涉及多家國有大行、股份行的分支機構及相關責任人,合計罰款超過千萬元。
5月21日,銀保監會官網連續發布11張罰單,一并對5家銀行開出超大罰單,其中某股份制銀行和某城商銀行罰款接近億元,分別是9830萬元和9720萬元,某國有大行被罰8761.355萬元,另一家股份制銀行被罰7170萬元,某外資銀行罰款金額較小為1120萬元。其中,貸款、理財、同業等業務是各家銀行違規的“高發區”。
早在今年1月份,銀保監會對7家金融機構批量公布21張罰單,其中涉及三家商業銀行。其中,某國有大行因“理財資金違規繳納或置換土地款”等23條案由被罰5470萬元。另一家國有大行也因“同業投資資金違規投向‘四證’不全房地產項目”等26條案由被處以4550萬元罰金。
從上述違規事項來看,違規發放貸款、個人消費貸款用于購房以及同業、理財資金違規流向“四證”不全的房地產項目等問題較為普遍。
易觀高級分析師蘇筱芮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銀保監會開出的“千萬元級別”罰單越來越多,既表明“涉房”“涉土地”的違規操作是銀行信貸資金頻頻違規的“頑疾”,也體現出監管嚴厲打擊亂象、肅清市場秩序的決心與態度。
違規輸血樓市為何難禁
蘇筱芮認為,貸款資金違規流向房地產,從銀行方角度來看,主要分兩種情形,一種是銀行主觀知情,故意“睜只眼閉只眼”縱容違規行為;另一種是銀行并不知情,由于其風控能力不足、借款方善于包裝等原因導致銀行無法監測到實際資金流向。
“解決思路需要分類施策、對癥下藥。對于第一種情形,應當加大銀行內控管理,強化銀行合規教育,建立基本合規制度,除了對機構層面處罰,還可落實到具體負責人;對于第二種情形,銀行需要主動提升風控水平,加強科技基礎設施建設,與同行及時交流,及時了解和掌握風險領域的新形勢、新情況。”蘇筱芮進一步表示。
在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看來,房貸發放,一個是事前審核,需要風控技術,另一個是事后跟蹤,需要監控資金,使得資金專款專用。“在監管層統籌下,打通各家金融機構的數據信息壁壘,了解資金的流轉,跟蹤資金使用。”
房企融資環境難言寬松
今年以來,央行、銀保監會等部門對房地產金融保持監管高壓。例如,監管層近期兩次提及“維護住房消費者的合法權益”。9月29日,央行與銀保監會聯合召開房地產金融工作座談會,再度明確“房住不炒”,并要求金融機構要按照法治化、市場化原則,配合相關部門和地方政府共同維護房地產市場的平穩健康發展,維護住房消費者合法權益。
在這一背景下,《》記者了解到,商業銀行正在加強房地產和建筑行業風險管控,例如加緊排查房企及關聯企業風險,尤其是關于個別大型房企關聯企業的排查。
蘇寧金融研究院宏觀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陶金對《》記者表示:“在信貸總量政策不會發生明顯放寬的情況下,央行將加大對信貸的指引以及監管。在此背景下,房地產融資領域的監管政策還將長期保持較高的底線,三檔四線、房貸集中度以及房貸額度的管控都將持續。”
關注同花順財經(ths518),獲取更多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