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近些年科技領域的發展,VR這個詞又重新進入了人們的視野,而這一次各大廠商似乎是站在了又一個高度上開始審視這件事。
在2016年,多家大廠爭先恐后搶入VR市場,當時在市場直接刮起了一陣VR風暴,國外有索尼、Facebook等大廠,國內也有小米、華為等品牌,都是帶著VR產品陸續與消費者見面,市場火熱程度可見一斑,也正因如此,2016年也被稱為VR元年。
當然,這波VR熱潮并沒有持續很久,不到一年,VR市場的一片繁華便化作了一堆泡影,看似前景無限的VR之路最終只是曇花一現。而導致這一結果的主要原因,還是在于技術。產品的不成熟導致消費者的熱情逐漸消退,最終不再買賬,而部分惡意割韭菜的廠商,也成了VR市場急速下滑的催化劑。
早年間曇花一現的VR市場徹底將消費者分為了兩派,一派是對VR短期不再有信任值人群,堅信以目前水平根本不可能打造出幻想中的元宇宙,一派是對VR依舊抱有期許,但在沒有具體成果之前還是抱有質疑態度。與消費者的分裂相同,投資者也同樣分作了不同派系,只不過站在投資人的角度,兩極分化更為嚴重。
一部分投資人認為5G和顯示產業的發展會成為VR產業的快捷通道,在三到五年內VR和AR產業必然會再次迎來一波熱潮,而另一部分投資人顯然對于上一次的VR短爆發耿耿于懷,認為目前的VR都只是紙上談兵,無非是一堆好看的彩色泡沫。
對于VR目前的形式,是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但5G和顯示產業的挺進無疑會成為VR產業的一大助力。VR產業邏輯嚴謹,從芯片到設備,從操作到顯示,環環相扣形成完整的閉環,缺少了任何一個環節都無法實現最終目的。VR硬件水平的提升,使得設備能夠提供更好的視覺效果和更強的沉浸體驗,并且5G的普及,使移動網絡具備更高的穩定性、可靠性、大帶寬、低延遲和海量鏈接的特性,完全能避免4G延遲帶來的眩暈感。從價格上來看,原先的VR設備不僅需要頭顯,還需要高配電腦和游戲主機搭配使用,其價格基本不低于1000美金,而目前的Quest 2一體機售價僅為200美金左右,不僅價格更低,也更加便攜,消費者也更愿意為其買賬。不夸張的說,現如今的科技發展成為了點燃VR市場的火星。
在電影《頭號玩家》中刻畫了一個無數人向往的“綠洲”,可以說是繪制了一幅人類心底欲望的實圖,打造出如此真實、沉浸感十足的元宇宙,離開物質世界,尋求不同位面的精神快感和內心的滿足,這是無數人都渴望的事。
而元宇宙站立的雙腳就是VR和AR,當VR和AR發展成熟后才能繼而向上延伸,慢慢構建出元宇宙。
然而元宇宙的最終命脈則是用戶,用戶是決定元宇宙的鐵規則,沒有用戶,那么元宇宙便不會誕生,VR設備負責將用戶帶入設備的另一頭,也就是擁有極高豐富度,且能滿足用戶的自主創造性的世界,這個世界里擁有新的規則和新的時間線,不會因為個別用戶的終端連接問題波及到元宇宙本身,換句話說,這里的一切自成體系。
結合目前情況來看,元宇宙仍需要經歷很長的成長期,可能是二十年,也可能是三十年甚至更久,但就VR的角度來看,極有可能已經達到K值。
2020年的疫情使得很多人只能在家隔離,能夠了解外界的主要途徑就是上網。網課、網上辦公、網絡會議……等等形式,人們對于顯示設備的需求明顯增加,也就催化了顯示產業和網絡的發展,而人們對于娛樂的要求使得VR有機會再度進入大眾視野,設備與網絡都已經優化到了臨界值,或許很快就會迎來野火燎原的局勢。
當然,VR發展過程中總會面臨一些避無可避的問題,內容和體驗感只是其作為娛樂的基本功能,沉浸式的體驗會使得用戶深陷其中,到時候更棘手的則會是倫理問題以及虛擬和現實的道德體系。
VR的發展可謂是跌宕起伏,此次機遇和風險并存,投資人應當對市場認真考量,抓住機遇就能開啟視覺新世代,失敗則可能迎來整個產業更長時間的沉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