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健身熱潮的到來,不少企業瞄向了家庭智能健身的新賽道,近日,包括互聯網健身平臺樂刻、城市戶外運動品牌咕咚、跑步機生產商億健紛紛發布智能健身鏡產品,而據相關媒體報道,目前國內已經有數十家企業在智能健身鏡領域內競逐,智能健身鏡大有群雄逐鹿的感覺。不過動輒幾千甚至近萬的價格卻又讓不少人懷疑智能健身鏡是不是在收割智商稅?
線上健身火爆 企業扎堆發布智能健身鏡新品
智能健身鏡概念于幾年前被國外品牌Mirror 首次提出,利用一面像穿衣鏡一樣的鏡子,用戶可以實現交互式健身體驗。伴隨疫情的刺激,線下健身房受到沖擊,更多人利用居家環境實現健身,智能健身鏡逐漸從國外火到了國內。
2020年10月,專注家庭科技健身的FITURE發布了國內首款智能健身鏡產品“魔鏡”,據FITURE介紹,這款“魔鏡”開創了全球獨有的“硬件+內容+服務+ AI”商業模式,目前,在電商平臺上,這款“魔鏡”售價近8000元。
5月19日,擁有15年歷史的跑步機生產商億健發布了“億健魔鏡”,目前在電商平臺上以7499的價格預售中。
5月27日,咕咚發布了FITMORE智能健身鏡標準版和3D攝像機版,定價分別是3999和4999,兩者區別在于是否支持用3D攝像頭來給健身動作進行AI識別和打分、糾正和教學。
5月29日,樂刻運動發布居家健身新品牌LITTA,并推出首款家庭智能健身鏡LITTA MIRROR,這款鏡子售價2499元。
智能運動新創企業YUPP近期也開啟了智能健身鏡預售,售價3999元。
從如此眾多的企業密集發布智能健身鏡新品不難看出,如今智能健身鏡賽道已經隱隱有“價格戰”的火藥味,但是從各個企業發布產品的功能來看,基本上都是硬件+內容+AI互動的模式,除了各自師資以及教練上的不同,從外觀到課程架構、交互方式上來看并無太大區別。另外值得消費者們注意的是,盡管已經花了不少錢購買了智能健身鏡,并不意味著可以免費享受智能健身鏡的所有資源,以FITURE為例,近8000元的的價格里包含一年的會員費;一年后會員過期,用戶就需要每月繳納99元才能上里面的課程。
《2020中國健身行業數據報告》顯示,2020年中國健身市場受疫情影響,門店數量規模,健身人口數量規模以及消費市場規模也都發生了一些改變,據三體云動數據中心統計,截止到2020年12月,中國健身俱樂部門店數量約44305家(不含港澳臺,不含所有類型的工作室),比去年的49860家下滑了11.1%。
雖然健身房數量下降,但是健身人數則是上升的,《2020中國健身行業數據報告》顯示,中國整個健身行業的健身會員數約為7029萬(不含港澳臺),健身人口滲透率為5.02%,環比去年增幅3.19%。
另外,疫情的影響讓更多人開始轉戰線上健身,麥肯錫《2021中國消費者報告》指出,后疫情時代,線上健身用戶增長23%,這意味著有相當一部分熱愛健身的人士選擇了不去健身房在家健身,這也是當前如此眾多的企業扎堆推出智能健身鏡的原因。
與智能電視AI健身功能類似 資本推崇下能火多久
不過動輒幾千的價格仍然讓不少人心生疑慮,這樣一個鏡子真的值這么多錢嗎?有用戶表示“很多智能電視內置的運動健身視頻,應該跟智能健身鏡差不多的意思,AI那個識別功能有點雞肋,作為產品發燒友的體驗,覺得8000的價格不如買個頂級的華為電視,然后買健身教學視頻,在家運動的痛點是克服惰性和長期堅持。”
雖然用戶的評價可能有個人的主觀因素在內,不過不可否認的是,不少智能電視產品上都已經搭載了健身功能,而其可以實現的健身方式與智能健身鏡確實有相似之處。
以海信社交電視S7為例,這款電視自帶AI健身功能,內置3000+專業健身訓練動作庫,可以為用戶量身定制健身計劃,還有專業的“跟練模式”,畫面左邊教練教學,右邊自攝反饋;1080P高清攝像頭配合智能跟焦技術,能夠實時捕捉體態動作,并且通過22個人體關鍵點矯正姿態,實時顯示消耗的卡路里。
此外,華為的多款智慧屏產品也同樣具有智能健身功能,據官方介紹,華為智慧屏已經開發12套數十種健身視頻,健身時,攝像頭實時收集用戶的健身動作和運動情況,并顯示在智慧屏上,通過智能分析給出反饋和指導。
而這些電視的售價也不過幾千元,與智能健身鏡價格相差無幾,但是如果從性價比角度來看,智能電視相較于智能健身鏡明顯功能更為豐富。
受疫情的影響,線上健身愈發火熱,多家科技健身公司也受到資本的推崇,1月份Keep完成3.6億美元的F輪融資,并且傳出即將赴美IPO的消息,4月FITURE宣布完成3億美元B輪融資,5月超級猩猩宣布獲得E輪融資。
家庭健身的火熱再加上資本推崇,讓智能健身鏡一時風頭無兩,但是目前從數據積累以及用戶積累上,很多業內人士對智能健身鏡的發展仍然持懷疑態度,畢竟智能化的核心并非設備,而是用戶數據和人工智能,單純的智能設備是沒有辦法撐起一個場景和用戶的需求的,更談不上對整個家庭的健康進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