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金地為了沖刺規模,選擇大幅降低權益占比以實現規模增長,如今,不斷走弱的盈利指標跟不上規模增長的步伐,成為了金地規模增長中付出的“代價”。
金地集團召開了2020年度業績說明會。
雖然“平衡發展觀”一詞在會上多次被管理層提及,但金地依然難逃盈利能力走弱的困境。
年報顯示,2020年金地實現簽約銷售金額2426.8億元,同比增長15.2%;實現營業收入839.82億元,同比上升32.4%;歸母凈利潤103.98億元,同比僅增長3.2%,增幅較2019年同期縮小21個百分點。
第三方數據顯示,2020年金地合約銷售額排名行業13名,距離十強門檻依然存在近360億元的差距。2021年開局,其加大馬力重回十強,隨后2、3月份憑借銷售端發力守住十強席位。金地的回歸,也意味著“招保萬金”時隔多年后終于齊聚十強。
權益土儲占比低
不同于一些利用杠桿去撬動規模的房企,金地選擇降低權益比例的方式擴大規模。
2016年,金地以1006.3億元的銷售金額勉強躋身“千億陣營”,但對其來說,千億之后的發展后勁明顯不足。數據顯示,2018年-2020年間,金地銷售金額一直在“招保萬金”中排名墊底。
為了縮小與其他“三兄弟”的差距,金地加快了拿地步伐。
2016年-2020五年間,金地的新增土地儲備分別為533萬平方米、1300萬平方米、1072萬平方米、1688萬平方米、1657萬平方米;總土儲面積分別為2950萬平米、3770萬平米、4400萬平米、5233萬平米、6036萬平米。
然而,這些新增土儲的真實含金量并不高。其對應權益土儲分別為1500萬平米、1930萬平米、2300萬平米、2802萬平米、3203萬平方米,權益占比分別為50.8%、51.2%、52.3%、53.5%、53.1%,這一比例明顯低于同檔位房企。
引入合作伙伴共同出資拿地是導致金地權益土儲比例低的原因之一,雖然合作拿地可以共擔風險,但是過低的權益土儲也拖累了金地的盈利能力。
2020年,金地不僅歸母凈利增速低于營收增速,而且毛利率也出現了下滑至33.56%,同比降低7.7%。
對于金地權益占比過低對公司的影響,貝殼研究院研報認為,“金地權益占比低于同檔位房企平均水平,低權益占比將會影響房企實際利潤水平,金地在未來項目運營中存在主導權降低與利潤下滑的風險。”
華北地區增收不增利
年報顯示,2020年金地實現營業收入增長主要是由于結算規模增長。報告期內,房地產業務結轉收入751.78億元,同比增長30.99%。
分區域看,華北、西部、東北、東南的營業收入及營業成本分別較上年增長幅度較大。年報中解釋稱,主要由于該區域房地產項目結算面積增長;華中區域的營業收入及營業成本分別較上年下降幅度較大,主要是由于該區域房地產項目結算面積減少。
華南和東南區域為金地分別貢獻了29.4%和23.1%的營收,同比增幅分別為14.78%、77.98%,但毛利率卻比上年分別減少4.21個百分點和12.05個百分點。
其中,營收增幅最大的華北區域,毛利率卻出現下滑。財報顯示,2020年,華北地區實現營業收入75.3億元,較2019年同比增長149.62%,營業成本49.39億元,同比增長198.61%,毛利率減少10.76個百分點。
對此,管理層表示,“華北區域2020年結轉毛利率34.41%,毛利率水平表現尚可,金地在北京、濟南、石家莊等地項目表現收益情況表現較好,但受京津冀市場調整影響,毛利率同比有所下滑。”
談及如何扭轉毛利率下滑的局面,管理層表態,“首先在投資上始終保持嚴謹與審慎,其次在產品力、成本上持續提升競爭力,實現更多溢價。再者在營銷上,嚴控分銷使用,節約營銷費用。最后在銷售策略上,因城施策,通過制定合理的銷售策略,開展銷售行動,實現銷售與利潤的均衡增長。”
“三道紅線”全部達標
與利潤縮水不同的是,在財務方面,金地是為數不多保持從未“踩線”的“三好生”。
面對“三道紅線”行業融資監管新規,金地集團董事長凌克稱,公司始終堅持平衡發展觀及穩健的財務政策,注意控制負債風險,在歷史上也未突破過“三道紅線”指標。
截至2020年末,金地剔除預收款后的資產負債率為68.5%,凈負債率為62.5%,非受限現金短債比為1.21。三項指標全部達標,穩居“綠檔”企業。
另外,2020年,金地持有貨幣資金共計541.97億元,其中受限資金為0.35億元,剔除受限資金后對一年內到期的有息負債的覆蓋倍數約1.21倍。
未來融資計劃方面,管理層表示,“債務增速將控制在15%之內,在國家‘三道紅線’等房地產行業管控要求的指導下,合理管控負債規模的增長,同時合理搭配公開和非公開、境內和境外等融資模式的占比。”
關鍵詞: 金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