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些媒體發現,在第三方市場監測機構發布的一季度家電市場銷售數據中,家電行業各個品類普遍取得順勢大漲、反彈上漲背景下,彩電市場卻出人意料地出現了逆勢下跌。
第三方機構奧維云網數據:一季度國內彩電銷量為990萬臺,對比去年一季度下滑0.6%,對比2019年一季度下滑20.5%;銷售額為311億元,對比去年一季度增長30.9%,但對比2019年一季度下滑13.4%。
眾所周知,去年的一季度,家電市場在疫情的沖擊下,普遍出現大幅度下滑。不過,今年一季度在疫情可控下,家電市場全面恢復,各個品類出現同比上漲,甚至大漲,似乎已經成為一種行業標配。
但在家電各個品類紛紛順勢上漲的背景下,彩電市場卻出現逆勢下跌。顯然有點不合時宜,更讓很多行業外部人士不能理解,這種下跌的背后到底是必然,還是偶然?對于彩電企業來說,接下來的反彈之路,又在哪里?
其實最近五六年來,就整個家電產業來說,彩電市場在各個品類中的表現最為低迷,這是不爭的事實。每年的電視機內銷出貨規模都保持在一定通道中步步下滑。出現這種局面,家電圈認為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是家庭娛樂中心的地位轉移之后消費需求的低迷;二是彩電替代品層出不窮,從手機、平板到投影機等,很多人的娛樂不再停留于電視機;三是生活方式和娛樂追求的裂變,電視機已經不是唯一的載體和形態。
對于一季度的彩電市場逆勢下滑,在家電圈看來,顯然并沒有參考價值和意義,也不能認為彩電行業未來走勢的慘淡和低迷:
首先,單個季度的零售監測數據,并不能準確和全面反映整個彩電市場的出貨情況。畢竟,監測網點的完善性,以及彩電零售渠道的多樣性、碎片化之間,是存在誤差的;數據本身就是動態變化,關注產業還需要多研究頭部企業的表現,比如海信、索尼、三星、小米、TCL等,他們的營收規模和出貨量是否保持著穩步上漲,才更具參考價值。
其次,一季度對于彩電市場來說,本身并不是銷售的旺季,單一季度的市場走勢并不能反映全年市場的真實情況,還需要進一步結合二三四季度的市場走勢判斷;今年由于是典型的體育大年,包括歐洲杯、奧運會等,都會利好電視機,特別是大屏電視的銷售。今年以來,包括8K、MINI LED,以及OLED、激光電視等,都在爭奪大屏市場份額,顯然企業還是有信心、有希望的。
再者,就算彩電行業整體出貨量下滑,也不能反映單個企業的走勢和發展。反而是一些頭部企業加速搶奪市場蛋糕的,從而擠壓其它中小企業的生存空間。家電圈看到,目前眾多彩電企業都在謀求多維度的突破:一個是跳出電視機,聚焦顯示屏,從智慧屏、生態屏到電競、游戲、教育、廣告、娛樂等各種場景和應用場景的市場拓展;另一個則是全面擁抱家庭,以電視機為中樞,帶動并整合其它家電產品,謀求多品類、多場景的整合發展。
當然,彩電市場的出貨量逆勢下跌,還是值得引發家電產業群體的共同關注和反思。那就當一款產品傳統的硬件價值,已經無法滿足用戶的差異化需求,以及時代變革和產業更迭的浪潮沖擊后,那么眾多家電企業所需要做的,就不只是聚焦產品為中心的技術更迭和產品發展,而是要擁抱用戶,謀求用戶視野下的商業擴張和試錯。
所以,電視機的逆勢下跌,其實敲醒所有家電廠商的警鐘和危機感。讓廠商意識到,單一品類、單一硬件、單一品牌的競爭時代已經結束了,必須要探索并尋找新的商業賽道和市場支點。核心就是要聚焦用戶的需求,用戶的生活娛樂場景,以硬件為支點打造新的平臺和服務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