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新能源汽車的消費者可能知道,中國汽車行業有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
外資品牌在普通轎車市場占有絕對優勢,但是,在新能源汽車市場情況卻不同。除了特斯拉、比亞迪與五菱等品牌表現強勢外,其它大部分產品為自主品牌。
1、新能源成風口品牌扎推造車
目前,新能源汽車在行業中擁有較高的熱度,生產企業除了進口品牌、自主品牌,現在就連互聯網企業、家電企業也紛紛入局,計劃打造智能電動汽車。相信很多人和筆者一樣有這樣的疑問,家電企業入局造車有戲嗎?
格力2年燃燒上百億造車,車是造車來了,但效果并不理想,珠海銀隆公司20018年被法院查封后,格力的造車夢隨之破滅;賈躍亭花了投資者上百億的資金,到最后卻成一紙空談,沒有量產過一款車型。
筆者查閱相關數據發現,國內投資者對新能源車企的投資都能賺到錢,格力與樂視造車失敗或許在相關企業眼中只是“個例”。眾多企業爭相涌入造車浪潮,不僅僅是他們對這個行業抱有夢想,而且大家也看到了一些企業通過造車實現了夢想。包括百度、小米、創維、美的等品牌已明確表示要造車,仿佛造車已成為大家轉型改革之路上,用于“彎道超車”的大殺器,借造車來超過對手,逐漸獲取高額利潤。
從目前來看,新能源汽車市場發展空間較大。據乘聯會公布的3月銷量數據顯示,新能源乘用車批發銷量達到20.2萬輛,環比2月增長101.1%,同比增長261.3%,呈現獨立增長的良好態勢。其中,純電動的批發銷量16.9萬輛,同比增長252.2%;插電混動銷量3.3萬輛,同比增長313.3%,占比16.6%。
在筆者看來,目前,新能源車領域整體發展趨勢良好,但新能源汽車領域就像圍城,賺到錢的就那么幾個,剩下的,要么由于種種原因走不了,要么血虧。而外面的人又想出去,對于部分家電品牌來說,新能源汽車市場是蜜糖也可能是毒藥。
2、新能源汽車到底能不能買?
近幾年來,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勢頭非常猛,從國內到國外,新能源汽車大有取代傳統燃油車之勢,甚至許多國家和地區都已經出臺了燃油車的“死亡時間表”。那么,現在是入手新能源汽車到底能不能買,現在入手合適嗎?
目前,網絡上關于新能源汽車褒貶不一,還有很多消費者實并不了解新能源汽車,更別說產品體驗感受了。所以說,想要正確客觀地認識到新能源汽車,還需理性地從產品的優勢和劣勢兩個角度去了解。
從筆者對新能源汽車的理解來看,新能源汽車優勢明顯。首先,大家覺得新能源汽車比燃油車更環保,沒有尾氣,充電花費也不高。不過,在我看來與其說它環保,還不如講它更能為你省錢。加油費與充電費相比,新能源汽車更有優勢。
其次,新能源汽車更安靜。新能源汽車的電機與生俱來就比燃油機安靜,十萬級別的電動汽車開起來可以比十五萬或二十萬的燃油車噪音更低。
再次,平順度對于燃油車來說是個難題,但難不倒電動汽車。電動機的扭矩是瞬間爆發的,即便是在低轉速的情況下也能輸出很大的扭矩,因此不再需要變速箱了,只需要控制油門(或者說電門)就可以做到“無級變速”。
最后,相較于燃油車,新能源汽車可以承載更多先進技術。新能源汽車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移動電源,可以承載更多的智能技術和電子設備。它主要以軟件定義車輛,當車輛出現一些小問題,通過撥打客服電話咨詢,就能進行線上遠程修車。筆者認為,未來5年左右,智能化、售后服務簡潔化或將成為新能源汽車超越燃油車的關鍵。
當然,新能源汽車也并不是沒有缺點。續航能力和可能存在“自燃”現象就是它的短板。目前,市場上續航能力最高的電動汽車也就600公里,這600公里還是“綜合工況續航”,如果上了高速的話實際續航也就在450-500公里之間,極冷環境下這個里程還會縮水。但,對于燃油車來說,續航不是問題。
新能源汽車好用,但也存在自燃的大概率。包括特斯拉、小鵬汽車、蔚來汽車和比亞迪等企業旗下研發的新能源汽車都發生過自燃現象。尤其是,頭部品牌特斯拉被接連曝出自燃、失控、剎車失靈等問題,給國產新能源汽車產業帶來了當頭一棒的同時,也令很多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談之色變。
目前,新能源車有三大類。包括純電汽車、插電混動汽車和增程式汽車。新能源汽車雖然存在一定隱患,但不可否認它是汽車行業未來發展趨勢。在筆者看來,不同于燃油車,新能源汽車具有節能減排、使用成本低、維修保養方便、動力性操控性好等優點,但產業仍處于發展階段,還存在整車成本偏高、充電不夠方便等問題,續航時間短等問題。這是一個新興產業,沒有經濟壓力的消費者可以提前嘗鮮,對于普通消費者來說可以再觀望一下。
3、家電企業入局造車有戲嗎?
目前,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滲透率較小,但入局的相關企業都在積極生產與銷售。有公開數據顯示,國內新能源汽車產量與銷量占比都在逐年穩步增長,行業發展勢頭良好。不過,這種好態勢可能在2021年會發生微妙的變化,那就是,外資品牌開始推出量產的新能源汽車產品,而且來勢洶洶。
外資品牌在國內擁有傳統汽車市場的品牌優勢,又有更大量的資金支持。筆者覺得,它們的發力,不僅會對自主品牌構成威脅,還可能會影響到跨界新能源汽車的家電企業,讓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變得更為激烈。
家電企業造車,奧克斯、格力已退出造車夢,創維的夢想正在開始。目前已發布官方海報,并表示將在4月27日舉行主題為“創維智能汽車的未來”的溝通會,探討智能汽車的發展趨勢。也有消息表示,天美汽車或將改名創維汽車。
汽車制造大多都繞不開“驅動主機+能源轉化+散熱”三大板塊,經過多年研發智造家電,美的好似做好了準備工作,也順勢將機電科研技術優勢拓展到更多行業。為了打造新能源汽車,美的出資7.43億元入股“合康新能”,對于家電企業來說這是一筆不小的投資。但面充滿誘惑的新能源汽車前景,我們看到美的堅定的開啟造車“二進宮”模式。
在筆者看來,家電行業進軍新能源汽車領域想法很好,但如果沒有過硬的技術,發展前景有限。如今,房地產市場熱度逐漸冷卻,未來對家電行業會造成不小的影響。美的在造車方面擁有技術積累,發力新能源汽車算得上是未雨綢繆。
新能源汽車被業內人士視為智能硬件的未來,它是互聯網+智能化+新能源的總和。雖然新能源汽車市場前景美好,但不代表參與者均能成功。家電企業跨界新能源陣營要攻克的技術難題和困難還有很多。首先,企業要有足夠地技術實力,讓產品落地成為可能。其次,汽車量產后,需要大量的配套產業鏈集群作為支持,需要在投資零部件產業方面下足功夫。最后,還得建設專門的經銷商體系與營銷廣告來配合出貨。如果企業能開發出車規級產品那就更好了。
汽車電動化和智能化是大勢所趨,未來,汽車很可能會變成消費電子產品。在筆者看來,家電企業紛紛跨界汽車領域,不僅是為了掘金,同時也是為了抓住5G時代下智能汽車與智能家庭之間的互聯互通帶來的新風口。
我們看到,奧克斯、格力等家電企業的造車夢已破碎,而美的、創維在新能源汽車賽道上,正在逐夢奔跑,未來誰能在行業里站穩腳跟,或許只有時間才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