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前,美的集團再度“出圈”了,這次其“出圈”的對象是醫療行業——美的以22.97億元價格受讓了萬東醫療控股股東魚躍科技、實控人吳光明以及股東俞熔所持29.09%股份,成為萬東醫療新控股股東。而從萬東醫療的財報中,我們了解到該公司的主營業務為大型醫學影像類設備和服務,包括醫用診斷X射線機,DSA血管介入治療系統,MRI成像系統,X-CT系統。此外,萬東醫療控股的子公司萬里云主營醫學影像遠程診斷服務、第三方影像中心影像檢查服務,SAAS云影像服務等,而萬里云的另一大投資方是阿里健康。
大健康概念,正在成為商家逐浪的風口,其中既有傳統醫療電子企業如魚躍科技、萬東醫療,也有新興資本力量如京東、阿里,還有地產力量如恒大健康,當然也少不了美的、海爾、華為、小米這些跨圈而來的家電與消費電子產業制造商們。
掘金健康概念 家電與醫療融合
“14項尿液數據、6項體脂數據檢測,扶手處裝置的指夾可用于測量血氧、心電和心率,測量結果可在扶手面板的液晶顯示屏上讀取;產品還擁有指紋識別管理數據,一鍵進入專屬界面,檢測后數據自動識別歸檔。”
看到上述產品介紹,你會想到什么?體檢儀器?事實上,這是松下某款智能馬桶所具有的功能。此外,海爾衛璽也推出了可以監測人體血氧狀態,血管彈性、呼吸頻率、心率變異性等心血管相關疾病指數的智能馬桶,并具有久坐提醒等功能,還可與智能浴霸聯動,尤其適用于預防老年人因為沐浴溫度波動過大突發心腦血管疾病。由于融入了較多醫療和智能元素,這兩款馬桶售價不菲,其官方指導定價分別在4萬元和2萬元左右,相較市售普通智能馬桶溢價提升近10倍。
除了智能馬桶外,家電與醫療概念跨界結合的典型產品莫過于電動牙刷、電動潔牙器等牙齒健康類產品。電動牙刷類產品最初出現在牙科診所,用來輔助治療、矯正牙齒健康,由于其小巧便攜,逐漸發展成家用產品。據悉,世界上第一支真正意義上的電動牙刷由瑞士牙醫飛利浦打造,當時是作為醫療器械使用。而將電動牙刷發揚光大的飛利浦品牌,也是世界知名的醫療器械品牌,2020年有消息稱飛利浦擬出售其家電業務,其正在接觸中的收購企業包含中國家電制造商海爾和美的,以及韓國的三星和LG,出售作價或高達40億美元。而飛利浦高層透露,未來擬將集團打造成專注醫療保健設備的企業。除了飛利浦,美國GE和德國西門子都是從家電行業起身的世界醫療器械巨擘。
近年來,智能技術的發展為家電和消費電子等日常用品與醫療數據的結合提供了更廣泛的空間。以華為為例,其可穿戴健康設備投入不斷加大,在近日的“花粉”年會上,華為方面表示其正在進行高血壓管理、智能體溫健康、冠心病篩查等三大健康研究項目,并在國內構建了松山湖、深圳天安云谷、西安三大運動健康科學實驗室,以持續探索未來數字健康新方向。
而家電行業內,涉足醫療的企業也不少,除了上文提到的美的,還有海爾、海信、TCL、長虹、格力等,譬如海爾,1996年便成立了海爾藥業,2006年則成立了海爾生物醫療;而近日,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在一場公益直播中表示,未來將投資10億元在醫療設備領域,研發生產高端醫療設備,進行醫療與家電產品的跨界研發,如格力商城上架一款“抗病毒空氣凈化器”號稱“新冠病毒殺滅率高達99%”。
此外,諸如用冰箱進行食材的營養搭配,用高清電視實現家庭遠程問診等也被不少企業列為“大健康”版圖的重要部分。
產業新藍海 突破仍有難度
有家電行業分析師認為,醫療器械和家電產品雖然在產品原理、功能上差別較大,但都屬于電子制造業。目前,家電已經發展為一個高度成熟的市場,中國乃至全球家電市場容量增速趨緩,對于企業而言,要尋找更多快速成長的機會點。而隨著消費者健康意識增長,與醫療相關的產業都迎來高速增長,醫療器械及相關概念市場增速迅猛,且產品整體利潤率較高,對于家電企業而言,誘惑很大。以海信為例,2014年左右成立海信醫療,專注手術輔助視像系統,數字化手術室等產品線;而該部分業務,也成為其“再造一個海信”的重要籌碼。
在2014年烏鎮首屆互聯網大會上,馬云就曾談到,醫療健康是一門大生意,他表示,“今后,阿里想干的就是健康、快樂兩個產業,如何讓人更健康、更快樂。而不是建更多醫院找更多醫生,更不是建更多藥廠。如果我們做對了,30年后醫生應該是找不到工作了,醫院越來越少了,藥廠也會少很多。”而在此以后,阿里投資了不少醫療上下游產業鏈公司,涵蓋醫藥產品、醫療器械、醫院信息系統、醫藥電商、分級診療體系等。
不過,醫療大健康市場雖然廣闊,但是對于家電企業而言,分羹卻也不易,“國內目前尚無大型家電廠商在這方面取得巨大成功”。多年以來,外資公司搶食著中國高端醫療器械市場超7成的市場份額,在專屬醫療器械方面,仍有一定進入門檻。而在醫療與家用電器、消費電子的結合方面,也是外資品牌走在前列。家電企業想要搭上“大健康”概念的專列,還需突破技術壁壘、品牌壁壘、銷售壁壘等。
關鍵詞: 家電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