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購物節,不少人下單了新家電,原有的舊家電怎么處置呢?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等七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完善廢舊家電回收處理體系 推動家電更新消費的實施方案》(簡稱《方案》),為建成規范有序、運行順暢、協同高效的廢舊家電回收處理體系確定了方向。
曾幾何時,家電擁有量是家庭財富的象征,到了今天,家電已成為生活必需品,缺少了某些家電,日子都沒法過,比如大城市家庭中的空調機。與之相適應的,如今的人們更換家電,不再以“不能用”為唯一標準,而有了更多考量,比如說節能、品牌,甚至是心情。可是,你有想過沒,有了“新歡”之后,“舊愛”怎么辦?
當然,你的“舊愛”也可能成為別人的“新歡”——通過走街串巷的“破爛王”上門回收或者通過生產廠家、銷售商“以舊換新”等方式回收后,流入舊貨市場,再銷售給其他消費者,“改嫁”他人。但是,這不是主渠道,“舊愛”最終還是難逃“毀滅”命運——通過拆解、處理,提取貴金屬、塑料等原材料,下腳料則作為垃圾處理。
“舊愛”被溫柔以待還好,就怕“遇人不淑”。碰上簡單粗暴的主顧——一些個體手工小作坊,可就慘了。他們為追求短期效益,采用露天焚燒、強酸浸泡等原始落后方式提取貴金屬,并隨意排放廢氣、廢液、廢渣,對大氣、土壤和水體造成了嚴重污染。個別地區形成了舊家電拆解產業鏈,粗放型處理模式已對地方生態環境造成嚴重危害。隨著新家電大量被制造出來,舊家電不斷被淘汰出局,舊家電回收處理問題日益嚴峻——據國家發改委預計,今年報廢家電將達1.37億臺。如果用“堆積如山”來形容,不知能堆出幾個珠穆朗瑪峰。
誰都希望廢舊家電能夠在正規企業手里變廢為寶,至少不為害,但現實卻很“骨感”。正規企業的日子并不好過,因為廢舊家電拆解行業很難掙到錢,即使有國家的政策補貼以及相關稅務減免,企業仍然舉步維艱,導致廢舊家電回收處理處于“小、散、亂”狀態。因此,有必要對廢舊家電回收處理體系進行制度化加持,使之進入良性發展軌道。在這方面,日本的做法值得借鑒——制訂《家電回收再利用法》,對幾大類家電的生產、銷售、使用、回收過程進行責任劃分:家電制造商承擔回收利用義務、銷售商承擔收集運輸義務、消費者承擔上述2項措施的費用(每丟棄一臺電視機需支付2000多日元)。責任如何細分才合理可以商榷,但這種思路有參考價值。明晰各方責任,政府從中協調,事情就好辦多了。
要讓“舊愛”有個好歸宿,看似小事,其實也考驗著治理能力,想做好也不容易。《方案》給出指引,各地要以行動回應,別讓制度一直“懸浮”。
關鍵詞: 家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