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你睜開朦朧的雙眼,說一聲“打開窗簾”,落地窗簾就會緩緩自動拉開;洗漱完畢,智能養生鍋里已經煲好的粥正在等著你享用;下班后,人剛進家門,客廳燈光點亮,智能冰箱將備好的食材直接送到烹飪操作臺,晚餐很快就要上桌;餐后坐在沙發上休憩,智能電視開啟愉快的晚間休閑時光……
這些美好的想象總是能輕易勾起人們的向往,但在和家電的日常相處中,我們不難發現它們不太聰明的一面,也正是如此,這些智能家電常常被詬病為“偽智能”。在日前舉辦的一場線上青年科學家分享會上,有專家也表示,隨著近年來智能家居、智慧生活概念的火熱,很多廠家跟風把物聯網、語音交互等技術跟家電產品進行簡單結合,它們并沒有從實用和體驗層面出發給用戶生活帶來切實有效的改變。
那么,如何利用智能技術讓家電更聰明、貼心、能干,其中需要打通哪些關隘?
產業尚處于“孩童時期”
從國內家電市場來看,電視、空調、冰箱、洗衣機及各種生活電器,雖然大多貼上了“智能”標簽,但人們在使用時經常發現,有些“智能”功能,噱頭成分居多。
“所謂人工智能家電,是可以與人之間實現交互的家電,例如智能音箱,有大量數據支撐,能夠按照收集到的用戶特點提供個性化服務,并帶來全新的交互模式。它可以通過語音調動數據,而非傳統的按鈕控制。”遠望智庫AI事業部部長、圖靈機器人首席戰略官譚茗洲表示。
數據分析作為基礎,服務才能更為人性化。以智能冰箱為例,不是能聯網就可以叫智能冰箱。真正的智能化,是可以通過計算機視覺技術收集數據來實現對冰箱內食品的分析,并衍生出用戶健康管理和線上購物等功能,比如顯示出雞蛋是哪天放進去的,什么時候會過期,甚至在必要時可以自動上網購買。譚茗洲說,只有具備數據分析能力的家電產品才能被貼上智能化的標簽。
那是什么情況造成了目前市面上的智能家電不夠智能?
譚茗洲指出:“智能家電產業目前在國內還處在‘孩童時期’,就國內智能家電來說,造成‘偽智能’的原因主要有2個,一是雖然涉足智能家電的廠商有很多,但大多是各自閉門造車,目前沒有形成一個基本的行業標準,各個廠家的產品質量也參差不齊;二是目前AI技術雖然在飛速發展,但在家電的實際應用中程度很有限,只能做到如自動開關電器、智能聲控燈光等,關鍵技術領域還有待突破。”
語音識別為目前主要交互技術
語音識別是當前智能家電領域應用最廣泛的交互技術。目前,無論是傳統家電廠商,還是跨界而入的互聯網企業,都在競相通過智能語音技術,使家電產品變得更加聰明。
譚茗洲說:“語音交互的未來價值在于數據挖掘,以及背后內容、服務的打通。硬件本身自帶入口價值,無疑是接入大量內容和服務的通道。當前眾多智能家居企業正在試圖通過語音硬件入口,實現對其他智能家居產品的控制。如亞馬遜推出的Echo智能音箱,在語音識別上采用更加開放的策略,整合了更多第三方資源。”
譚茗洲表示:“隨著語音識別技術不斷突破,遠場識別、語音分析和語義理解技術都日趨成熟,這都將有利于語音交互取代傳統的觸屏交互方式。家電產品能聽能說能看,了解用戶需要什么,從而讓使用者丟掉手機、遙控器。這樣,智能家電更具人性化,將帶來全新的人機交互體驗。”
關鍵詞: 家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