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網購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被視為阿里零售“第三極”的C2C二手交易平臺閑魚現在很是紅火,據相關數據顯示,3月份閑魚日均成交筆數及金額均創歷史新高,其中家電銷售金額同比暴增70%。
不可否認,作為二手交易平臺的頭部玩家,如今閑魚已不單單是一個閑置交易平臺,更是一個分享與玩樂的社區,它構建了一個社交化的交易場景,通過閑魚的魚塘,這里聚集了來自各地的擁有同樣興趣的愛好者。
在這里有人虧本把二手衣物轉讓給需要的人,有人慶幸跑步機被人搬走解決了家里堆放空間的問題,有人找到了夢寐以求的孤品,有人零中介費租到了房子。
當然并不是所有的交易都能實現買賣雙方和諧的共贏。
目前消費者服務平臺黑貓投訴發布的一季度企業紅黑榜顯示顯示,閑魚一季度進入黑榜前十,有效投訴近3000件,目前均未回復。
二手交易平臺信任危機仍難解
和其他C2C二手交易平臺一樣,閑魚長期受假貨入侵、倒買倒賣、惡意欺詐等問題的困擾。
前不久就有消費者在黑貓投訴平臺反映:“在閑魚上面買的。說是戴森,結果用了一個月就壞了,也聯系不到客服,我想退款,而且好像是假貨!”
類似這樣的例子舉不勝舉,消費者在閑魚平臺申請賠付,客服不是推卸責任,就是會提出讓消費者自己聯系商家或者報警。
沒錯,閑魚是不支持“七天無理由退貨”。所以一旦“確認收貨”,就代表買家認可商品,后續的糾紛在閑魚規則下無法解決。
閑魚曾表示目前主要流通的產品價值較低且品類繁雜,平臺沒有投資質檢模式的必要,換句話說,對于閑魚而言,其介入交易的成本效率比較低,也就不值得這樣去做了。
這樣看來,在一些網友戲稱“二手平臺維權=0”確實不為過。
其實究其根本,互聯網二手交易平臺的信任危機來源于信息的不對稱。
不同于一手產品基本有標準化的質量和市場報價,二手交易品常常具有非標準化的特點,有的甚至是孤品,再加之價值的定位往往是極度主觀化的,導致二手交易買賣雙方間的信息不對稱問題廣泛存在。
而像家電產品這類交易品相對更為復雜,有較高的專業性門檻,消費者對產品質量的平均識別能力,而閑魚平臺也是無法達到其在交易中所需的質量把控水準。
另外相對于B2C電商平臺,他們對于平臺眾多商品來源有著非常重要的監管措施的,而對于閑魚就不一樣了,入駐閑魚是一件沒有任何門檻的事情,因此對于商品的來源追蹤,平臺也做不到有效監控。
可以說二手交易平臺監管制度、維權制度存在很大的漏洞,難怪有些消費者會把閑魚平臺和騙子生存的平臺之間劃等號。
低價的二手家電到底值不值得買?
通過瀏覽網頁我們發現,并不是所有的家電都適合二手交易平臺,比起冰洗空這樣的大家電,像電吹風,空氣凈化器這樣的小家電更高頻的出現在二手交易平臺。
當然無論是大電還是小電,和新家電相比沒有售后服務是這些二手家電普遍存在的弊端。很多二手家電可能已經過了質保期,待轉手到二手賣家手上時,已經沒有了任何有效的質保服務,雖然產品的價錢也會更便宜一些,但是壞了就要自己掏錢去維修,這也是讓人非常煩心的一件事。
另外眾所周知所有家電都有使用壽命的存在,所以在購買二手家電之前,一些最基本的情況還是要了解,比如這件商品賣家已經使用了多久,是否有過維修記錄,或者什么地方存在缺陷。
最重要的一點,也是最不可忽視的一點便是用電安全問題。二手家電,甚至是可以歸類為老家電的行列中,如果電線老化,裸露存在安全隱患,這樣的二手家電自然不能購買的。
有相關報告顯示,現在二手交易平臺上出售的很多二手家電是嚴重超期服役,甚至有大量是收購的報廢家電進行簡單維修,或私自改裝的產品,其安全性完全無法保證。
可見雖然二手交易平臺的價格具有很高的吸引力,質量問題依然是巨大痛點,因此建議大家合理地選購全新的家電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