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廈門國貿(600755.SH)發布2022年年度報告,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21.92億元,同比增長12.30%;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5.89億元,同比增長4.41%;實現扣非歸母凈利潤23.16億元,同比下降12.17%;擬每股派發現金紅利0.65元(含稅,下同),相比于2021年增長30%,合計擬派發現金紅利14.31億元,現金分紅比例為39.86%。
二級市場方面,截至4月21日,廈門國貿股票收盤價為9.39元/股,較前一日漲4.80%,目前總市值為206.67億元。
退出房地產業務
(相關資料圖)
公開資料顯示,廈門國貿主體為廈門國貿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國有控股上市公司,主要布局三大賽道,包括供應鏈管理、房地產經營、金融服務等,目前正積極拓展健康科技業務。
2020年11月,廈門國貿發布《廈門國貿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五年發展戰略規劃綱要(2021年-2025年)》,稱“房地產是資金密集型行業,高速發展需要大額增量資源支持”,并提出“5年內實現退出房地產“的計劃。
當時廈門國貿曾對外表示,公司房地產業務體量較小,限購、限貸政策對房地產市場需求影響較大,為此給企業經營發展帶來不確定性因素。而根據戰略規劃,廈門國貿將集中資源投入供應鏈管理與金融服務兩大核心主業,積極發展健康科技等戰略新興業務。
2021年6月,廈門國貿將國貿地產100%股權和國貿發展51%股權轉讓給國貿控股,基本退出房地產行業。
上述轉讓完成后,廈門國貿將集中資源投入供應鏈管理與金融服務兩大核心主業,而地產業務將在國貿控股的管控下,形成獨立的業務板塊。同時,自2020年11月官宣退出房地產行業,作為廈門國貿三大核心業務之一的房地產業務目前營收占比已下降至不足1%。
廈門國貿這樣部署的依據源自2010年頒布的“退房令”。
鈦媒體APP了解到,2010年3月國資委曾宣布,“除16家以房地產為主業的中央企業外,78家不以房地產為主業的中央企業,在完成企業自有土地開發和已實施項目等階段性工作后要退出房地產業務。”
公開信息顯示,國貿地產成立于1997年,前身為1987年創立的廈門經濟特區建達投資有限公司,是一家以住宅、商業地產、旅游地產等多元化開發建設的房地產開發企業,旗下包括9家房地產開發項目公司、43家投資平臺公司以及5家其他公司。
公司架構方面,國貿地產共分為工程管理中心、運營管理中心、投資發展中心等11個部門。除這些總部部門外,廈門國貿房地產事業部還下設廈門公司、上海公司、南昌公司、漳龍公司、城建公司、文旅公司和產業公司。同時,廈門公司亦下設合肥公司,上海公司下設杭州、南京公司,南昌公司下設福州公司。
在2021年完成股權轉讓后,廈門國貿與國貿地產的關系逐漸獨立。華創證券研報指出,預計2022年公司剩余地產項目將基本完成銷售結算,貢獻一定利潤體量;預計2023年或留有小比例尾盤,但對應利潤貢獻已十分有限。國貿璟原項目基本完成銷售,待學原項目完成銷售后,公司將不再有地產相關業務,徹底退出地產行業。
“房子還沒賣完”
從廈門國貿的工作部署來看,不難發現公司對于“退房令”的執行時至今日仍在繼續。
值得一提是的,雖然廈門國貿已剝離了地產業務,但其手上的房子仍還未賣完。鈦媒體APP致電國貿地產廈門公司項目部了解到,2022年該公司有多個項目完成交付,包括廈門國貿璟原、廈門中交·國貿鷺原、上海國貿梧桐原等,目前在廈門的集美區、思明區均還有少量住宅項目可售,單價區間在2萬元-4萬元/平方米。
中泰證券研報指出,2022年,廈門國貿學原和廈門國貿璟原項目已完成結算,(廈門國貿)手中的未結清地產項目所剩無幾。
不過,同策研究院研究總監宋紅衛告訴鈦媒體APP,“退房令”政策目前已經不再繼續執行,只有部分房地產業務為非主業的企業可能會調整(房地產業務板塊),從當前的趨勢以及政策環境來看,國企和央企可能在房地產開發領域要發揮更為重要的作用。
此外,自2021年底,房地產行業震蕩開始,不時會有企業裁員、降薪的消息傳出,使得不少“地產民工”產生焦慮心態,擔心會迎來失業危機。
對此,宋紅衛認為,“(類似廈門國貿這類)國企在民生問題上還是比較重視的,轉崗應該是第一備選答案,另外,辭職的員工在薪資賠償方面也會做的比較到位?!?/p>
對于房地產公司調整業務版塊后,會面臨怎樣的選擇,以及未來有哪些賽道的發展會更好?
宋紅衛向鈦媒體APP分析道,房企領域未來回歸一二線核心城市將是趨勢,非核心的三四線城市已經沒有投資開發的價值。另外,在核心一二線城市中高端改善將是大趨勢,產品力強,能夠迎合購房者需求的開發商將會取勝。同時,商辦和產業領域隨著REITS領域政策不斷支持,預計也有更好的發展前景。(本文首發于鈦媒體APP,作者|陳偉納)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