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網 說起2010年,會勾起你多少回憶?
當年,廣州舉辦亞運盛會,城市規劃建設迎來變身契機。那時候還沒有如今的珠江新城CBD,花城匯旁除最早建成的IFC、IFP、富力中心等幾棟甲級商廈和廣州圖書館、歌劇院等公建,其他超高層項目僅是“春筍才露尖尖角”,所有一切都在蓬勃向上發展。
這一年,全球金融海嘯余波漸消,中國經濟取得驚人的成就,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創下10.6%紀錄,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同時,舉辦上海世博會、嫦娥二號衛星成功發射、全球最快計算機“天河一號”完成裝配……發生了太多激動人心的事情。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也正是這一年,中國高鐵建設的重要成果之一,廣州南站建成啟用。最初,恐怕沒有多少人對這項耗資130億元的浩大工程產生有真切的感受。當廣州南站逐漸成長為全國客運量最大、最繁忙的高鐵樞紐之一,它所帶來的巨大變化正變得越來越真切。
距離不再是問題
人與人之間最恰當的物理距離在45至120 厘米之間,那么城市與城市、地區與地區之間的距離又該如何量度?
現代技術以及交通工具的出現,推動出行方式更新,人和信息的快速流動,打破了人們對城市邊界的固有認識。城市與城市,地區與地區之間,不再只能用簡單的物理距離來衡量。城市群概念的出現,則進一步打破了社會的固有認知。
在中國,自2008年8月京津城際鐵路通車起,國內高鐵網絡日益完善。截至目前,已建成運營總里程突破4萬公里高鐵線路,持續促進人員和貨物流動,對國內經濟的巨大發展起到關鍵作用。
與之匹配的,在高鐵網絡搭建過程中,高鐵客運站建設是重要的配套基建項目。
作為國內首批高鐵站之一,廣州南站在2004年動工興建,2010年落成使用。
廣州南站是國家“八橫八縱”中京哈-京港澳、蘭廣、廣昆三大干線通道的交會點,也是泛珠江三角洲地區特別是粵港澳大灣區的核心樞紐,4高鐵(京廣、廣深港、貴廣和南廣)、4城際(廣惠城際、廣珠城際、廣州站聯絡線、廣佛環線城際)與4條地鐵線(廣州2/7/22號線、佛山2號線)交匯于此,成為全國最繁忙的高鐵站,日均客運吞吐量曾超過50萬人次。
從廣州南站出發,搭乘始發高鐵(動車)可直達全國18個省市自治區,大灣區珠三角城市間1小時互通往來,4小時內覆蓋粵、桂、滇、黔、湘、鄂6省,8小時內則可直達北京、上海、鄭州、西安等樞紐城市。
12條軌道交通線路交匯的廣州南站不僅是大灣區的門戶樞紐,更是名副其實的“大灣區錨點”,發揮出溝通灣區內外的巨大作用。
廣州南站核心區TOD規劃效果圖
廣深港高鐵:“橋梁”的橋梁
自1997年回歸,隨著時間推移,中國內地已成為香港最大的貿易伙伴,香港則是內地重要的出口市場、引進外資的重要平臺以及中資企業首選的海外融資中心。2019年2月,《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的正式印發,讓這層聯系更加緊密。
兩地互聯互通需求日益升級,但要如何克服距離上的難題?廣深港高速鐵路的建成,為此提供了更多想象空間。
在廣州南站投入使用的同一年,廣深港高速鐵路(香港段)開始動工建設,2018年9月投入運營--廣深港高速鐵路自此全線通車。
廣深港高速鐵路的建成,讓穗港行程縮短至40多分鐘,在此基礎上,粵港澳大灣區已基本形成一個以軌道交通為核心的1小時經濟生活圈,為灣區城市群的互聯互通提供了更多想象空間。
這段全長約141公里的“黃金樞紐帶”,串聯起粵港澳大灣區三個最重要的經濟中心城市--廣州、深圳和香港,覆蓋超過5000萬人口,匯聚金融、科創、先進制造和高新產業等產業資源。
根據《粵港澳大灣區城際鐵路建設規劃》,到2025年,大灣區鐵路網絡運營及在建里程將達到4700公里,以廣州、深圳兩大城市為主要交通樞紐,向南連接港澳、中山、珠海、江門,向北延伸至佛山、東莞、惠州、肇慶等地,全面覆蓋大灣區重點城市。密布的高鐵線路加重點樞紐站點的組合,將持續促進大灣區內9+2城市融合,打通城市與城市之間的毛細血管,推動形成功能互補的城市群發展模式。
與此同時,這座繁忙高鐵站上蓋的廣州南站ICC項目正在如火如荼建設當中。
誰在拔地而起
緊隨國家政策,新鴻基地產以廣深港高鐵這條黃金樞紐帶為標尺,深度布局灣區,助力高質量發展,從香港西九龍至廣州南,沿線項目總物業價值超千億元。
廣州環球貿易廣場(廣州南站ICC)項目效果圖
多年來,新鴻基地產在香港沿港鐵線路開發了沙田站的新城市廣場、九龍站的香港ICC、香港站的香港IFC、元朗站的YOHO、觀塘的APM商場,以及位于將軍澳的大型綜合發展項目天晉、南昌站地鐵上蓋的匯璽等,通過整體規劃不同業態和車流、客流動線,有效串聯不同空間之間的交互和融合。
提到新鴻基地產最為經典之作,不得不提毗鄰香港西九龍站的全業態項目香港ICC。香港ICC是九龍站上蓋綜合體發展項目的一部分。整個九龍站上蓋項目充分發揮了香港TOD項目高容積率開發的特點,在九龍站周邊13.54萬平方米的多幅地塊上高密度發展了多功能復合業態,包括住宅單位、服務式公寓、甲級寫字樓、購物中心,以及兩間頂級酒店,共同構建起現代化國際生活方式的典范。
香港:由國際金融中心(IFC)和環球貿易廣場(ICC)組成的“維港門廊”
而新鴻基地產配合整個片區的開發特點,開發并運營香港ICC項目,除提供超過280萬平方呎高質量商業空間外,還與其他業態物業之間構建起無縫連接的交通動線。
項目通過層次分明的規劃設計,打造了立體的交通和商業網絡,將地鐵、機場快線、巴士站、的士站、自駕等多種交通之間的換乘進行融合,同時聯通起周邊的高端住宅項目天璽、凱旋門等,有效疏導不同目的的人流和車流,從而推動西九龍區域成為香港新興商業、文化和交通中心。
如果說廣州南站是大灣區交通的“錨點”,那么對標香港ICC的廣州南站ICC則是新鴻基地產布局灣區TOD的又一個里程碑式項目。
廣州南站ICC采用“東商務、西交通”大格局。除商業外,有別于新鴻基在廣深港高鐵沿線的其他發展中項目,廣州南站ICC還將配備稀缺的一手住宅產品。
具體項目業態包含商業、商務、居住、公共交通設施、公共服務設施等,集商務辦公、公共交通、粵港青年創業等功能于一體,總建筑面積約150萬平方米,總投資超200億元,邀請曾參與打造迪拜塔的美國建筑設計事務所SOM、日本澀谷未來之光的日建設計、設計香港ICC的KPF等20多家世界頂級顧問聯手規劃整個片區的交通、建筑、景觀、商業和住宅。
同時,以商場為中心,新鴻基地產將每一個地塊和各種交通設施通過架空步行通道串聯起來,為利用軌道交通通勤的人員建造順暢的步行動線。
廣州環球貿易廣場(廣州南站ICC)項目效果圖
據了解,通過提升車站周邊步行的便利程度,乘客可以從廣州南站站內無縫對接商場、寫字樓,也可以順利分流搭乘私家車或公共交通工具,形成“站城一體”的效果。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廣州南站因建設時間較早而存在諸多問題,面積大、通道多、指引不清晰、人流動線雜亂、居住和商業配套不足、不同交通工具間換乘不暢等,是不少人對它的第一印象。
但2025年起分階段建成后,廣州南站ICC有望解決上述“頑疾”,通過高效、合理地處理人流和交通的關系,從而整體提升南站周邊素質。
而目前,稀缺的一手住宅產品廣州南站ICC·峻鑾已經亮相。
廣州南站ICC·峻鑾效果圖
作為新地近十年來在廣州推出的又一高端住宅項目,峻鑾不僅隨時可享廣州南站ICC的高端商業商務配套,以及沿河岸而建的優越自然生態環境。
更重要的是,廣州南站ICC·峻鑾坐擁灣區門戶樞紐的便利,從項目出發約500米便可到達南站地鐵,依靠4條地鐵線換乘,一小時繁華盡現,灣區資源近在咫尺。
另外,無論從整體規劃、建筑設計、施工質量、用料選材、到物業服務,峻鑾都會延續新鴻基地產一貫的高標準和高品質,帶來媲美香港西九龍的國際生活典范。
廣州南站ICC·峻鑾效果圖
當距離不再是問題,地處廣州南站核心區的峻鑾無疑成為粵港澳大灣區內外的高質素客群置業首選。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