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網 港股年報季接近尾聲,建業地產趕在3月的最后一天披露了2022年財報。
經歷了經濟下行、疫情反復、地產調控,過去一年,房地產行業面臨巨大震蕩。
從目前已經披露年度成績單的房企來看,能保持正增長的屈指可數,反之,業績下滑、利潤虧損成為本輪財報季的關鍵詞。
(相關資料圖)
而過去兩年時間,經歷了特大水災、疫情、流動性危機,再到到引入國資成功上岸,建業地產早已身心俱疲。
建業的狀態,或許能從財報季當中窺探一二。
數據顯示,2022年全年,建業地產實現收益240.83億元,同比下跌42.6%,公司權益持有人應占虧損為75.61億元,而2021年為應占溢利6.05億元。
有投資者告訴觀點新媒體,在4月3日召開的投資者會上,胡葆森提到,“我們在30年來第一次出現虧損,但是這個虧損還是超出了我的預期。”
但時間的指針已經走向了2023,在多方利好政策加持、全國樓市暖意來襲之下,房地產行業狂潮涌動,未來已至,建業接下來的走勢又將如何?
業績紅黑
建業公布的這張成績單,或許沒能讓投資者們滿意,以至于財報披露之后不少投資者在公開平臺直呼“不容樂觀”。
的確,從業績數據來看,報告期內,建業地產實現收益240.83億元,同比下跌42.6%;毛利率為7.9%,較去年下跌8.3個百分點;年度虧損為78.19億元,2021年度為溢利12.53億元;公司權益持有人應占虧損為75.61億元,2021年為應占溢利6.05億元。
這是建業地產創立至今第一次出現虧損。
不過,有投資者轉述建業地產首席財務官趙瑞昆的話語提到,“建業雖然錄得虧損,但主要是非經營性的虧損。”
據了解,在建業地產2022年錄得的75.61億元應占虧損當中,非經營性虧損為55.5億元,第一,由于打折賣房的影響,進行存貨減值23.7億元;第二,因為跟萬達的合作,商業項目改變運營模式,導致投資性物業的公允價值下跌了14.1億元;第三;其它的非經營性虧損有17.7億元,包括處置子公司虧損,應收帳款及其壞帳,以及違約金損失等。
不過,該公司管理層亦強調,“相信隨著行業的逐步回暖,2023年公司在工作上體現聚焦和突破,目標是平穩地穿越行業周期,迎來企業發展的新階段。”
回到建業財報本身,從各項業務的表現來看,去年全年,來自物業銷售的收入為234.67億元,同比下降42.4%;租金收入為1.36億元,同比減少33.1%;來自酒店的經營收入為2.32億元,減少18.9%;項目管理服務收入約0.36億元。
顯然,建業地產各項業務均受到疫情反復、經濟下行、房地產市場信心低迷等多方面因素影響。
不過,即便物業銷售收入降幅最甚,但這一業務仍舊是其業績的主要來源,占比達到97.44%。
數據顯示,期內,建業地產實現重資產合同銷售金額為240.49億元,同比減少約為60.0%,年度年度結轉面積由2021年的約共570.9萬平方米減少37.9%至2022年的約共354.8萬平方米。
不過,報告期末,該公司物業銷售未結轉金額約為人民幣526.54億元,其對應毛利約為人民幣30.63億元,這金額預計于未來一至三年結轉為收益及毛利。
對建業地產而言,過去一年其業績表現并不算亮眼,但作為一家老牌房企,且在河南市場深耕30余年。胡葆森仍坦言,市占率領先、保證交付、國企入股等,仍是其在感到欣慰的點。
針對保交付方面,他提到,今天為止,建業能夠能爭取到國家紓困資金的項目大概將近50個,這對接下來完成保交付、保民生、保穩定的任務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
財務隱憂
“外部環境我們自己沒法左右”,投資者轉述胡葆森話語表示,新冠疫情、特大暴雨以及國際形勢的突發,企業對這種大勢沒有辦法回避。
的確,在多方因素的影響下,自2022年下半年以來,河南房地產市場迎來陣痛期,甚至有分析人士將2022年稱作“史上最差”一年。
根據河南省統計局發布數據,2022年,河南省房地產開發投資6793.36億元,比上年下降13.7%;其中,住宅投資5802.16億元,下降13.4%。
這對堅持省域化戰略的建業來說,無疑是沉重的打擊。2021年下半年,建業地產向河南政府發出求救信,此后,市場不斷傳出建業暴雷、裁員、資產出售等消息。
雖然2022年建業地產積極償還到期負債,但從最新發出的財報來看,公司在資金方面的壓力猶存。
截至2022年末,該公司總資產為1389.57億元,總負債為1356.29億元,公司總借貸、凈借貸分別為236.61億元及193.09億元,公司期末總現金(包括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受限制銀行存款)僅43.52億元。
按此計算,建業地產剔除預收款后的資產負債率為96.2%,凈借貸比率為580.2%,現金短債比為0.34,財務狀況較2021年末進一步惡化。
公司的負債結構當中,的境外美元債存續金額是19.6億美元,占比是57%,公司整體有息負債是366.6億元,其中人民幣貸款是85億元,占比34%,還有一些其它的貸款是21.2億元,占比是9%。
此外,一年內到期的銀行借款為45.27億元,一年內到期的其他借款為21.24億元,一年內到期的優先票據為62.35億元;計算下來公司的短債壓力較大。
不過,去年末以來,隨著監管層面接連頒布“三支箭”以及“金融十六條”等利好政策,房地產融資開閘放水,行業整體回暖復蘇,建業亦獲得了更多喘息機會。
上述投資者表示,趙瑞昆在會上提到,目前公司戰略合作協議對應的授信額度已經超過450億,整體2022年也實現了銀行貸款端融資的凈流入,持續改善現金流。
此外,建業地產將持續從四大方面改善流動性的問題。其一,要聚焦整體經營。他提到,經營和銷售是建業持續發展的基礎,公司一季度不斷通過優化合作等方式,進行頗具行動,提升經營資金,同不斷進行開源節流。
其二,要加大融資的力度。據介紹,在今年3月31日,建業地產入選了河南省優質房企白名單,未來將獲得更多金融支持。其三,建業將繼續通過項目盤活,實現資金回籠。
“我們在2023年計劃通過對我們的重點項目的資產,包括股權債券或者是債權融資的方式進行處置,我們整體的不動產項目總投資超過240億。”
未來戰略
投資者稱,胡葆森對房地產行業的形勢做了三個判斷,一是經歷了三年的疫情,整個房地產行業已經見底了;二是房地產行業在中國的國民經濟發展過程中的支柱產業地位,被重新形成了共識;三是2023年的市場復蘇已成定局。
面對新的行業局勢,建業整體表現樂觀,表現在全年目標上,則是整體業績預期的上揚。
該公司管理層表示,2023年制定全年的銷售目標是320億元,相較于2022年實際完成的240億元有33%的增長;從銷售面積上的目標是438萬平方米,相較于去年增長27%。
據觀點新媒體了解到,2023年首兩月,該公司已取得物業合同銷售總額49.9億元,同比增加57.7%;總合同銷售建筑面積70.63平方米,同比增加72.4%,均完成年度目標的約16%。
有分析人士表示,從建業目前的土儲和可售資源來看,完成全年目標并不難。
財報數據顯示,報告期內,建業通過招拍掛和股權合作等方式獲取土地約19.5萬平方米,新增儲備建筑面積約61.5萬平方米。
截至2022年12月31日,該公司擁有土地儲備建筑面積約4698萬平方米,其中權益建筑面積約3400萬平方米。
“我們的資源在前些年儲備的還是足夠的多,現在還有1400多億的貨值,按照建業地產現在的銷售計劃來看,未來兩三年即使一畝地也不買,還是有足夠的貨值面對市場的需求”,胡葆森強調。
同時,趙瑞昆也表示,預計2023年公司總的可售資源是517億,包括新推項目334億和現有的183億庫存,為了達成我們全年的銷售目標,去化率的目標是62%。
除了糧草的儲備,在故哪里方面,胡葆森亦提出了“聚焦管理,集體突圍”的八字方針。
具體來看,聚焦管理就是刀刃向內,聚焦在企業內部進行組織優化、人員優化、制度優化;而集體突圍則是建業集團旗下四個板塊(建業地產、建業新生活、中原建業、筑友智造)要協同作戰。
“任何一個板塊單一的良性發展都是很難實現的,因為它聚焦在一個市場上,面對的是幾乎同樣的客戶群,有相互協同、協同發展的關系。”
從更細節的執行層面來看,建業將2023年劃分成四個階段,第一階段是開年破局,即在1至3月,梳理現有項目,調整項目結構,為全年精準項目管理奠定基礎。
第二階段是4到7月份,搶抓機遇,隨著市場信心的逐漸恢復,各項政策落地,公司要狠抓經營、降本增效,增加銷售的回款。
第三階段,8到10月份為全面推進階段,預計公司的銷售回款會繼續取得突破,形成年度經營的支地,項目經營增效也能取得突破,而且嚴格按照我們的預算執行。
最后一個階段,在年底的時候有望實現這樣一個良性的發展,做好年度收官,穩健經營,并實現公司的經營目標,根據市場環境,擇機看有沒有新的投資機會,為未來的發展奠定好的基礎。
顯然,隨著市場的回暖,胡葆森對后續的發展仍舊充滿信心,而且面對當前的發展窗口期,建業亦做出了全面的布局。
不過,從企業發布的數據來看,公司依舊要警惕短期的償債壓力,以及流動性的安全。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