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樂居財經魏薇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創業30余年,車建興從一把鋸子開始,以家居建材聯動地產,又當上“包租公”,一步步擴充著紅星系資本版圖。他的名字也經歷了從“新”到“興”的改變。
目前,紅星美凱龍披露公告時多用“車建興”,但在該公司的官網上,作為紅星美凱龍董事長的他,仍沿用“車建新”的名字。
車建興曾總結自己成功經驗的時候說:“除了勤勞和誠實,我靠的就是學習。”
然而,大肆擴張之下的紅星系也難以避免債務問題。2021年,他學習起了王健林,拋售旗下重資產以自救。如今,紅星系中最核心的資產也將被出售。
1月8日,建發股份(600153.SH)公告稱,公司正在籌劃通過現金方式協議收購紅星美凱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紅星控股”)持有的美凱龍不超過30%的股份。本次交易完成后,公司可能成為美凱龍的控股股東。
在此之前,美凱龍曾于1月6日收到公司控股股東紅星控股的通知,紅星控股正在籌劃股權轉讓事宜,或涉及公司控制權變更。
而在去年8月的一個論壇上,車建興還表示,與“紅利期”減退的房地產市場不同,中國家居零售市場的“紅利期”剛剛開始,未來20年零售額有望保持年均10%以上增長。
1月9日早盤,建發股份跌停,或許收購美凱龍事項有關。有接近建發的人士表示,收購事項目前屬于籌劃階段,董事會還沒有審議過,具體條款和交易具體情況還沒定,只是在籌措這個事情,依據交易所的規則,公司需要先發信披公告。
同時,上述人士稱,公司收購30%的股權,不可能將美凱龍所有債務接過來,后續的交易如何進行,目前還沒有具體內容。
地產下行周期,國資成為不確定性市場環境中那股確定性力量。近一年多來,國企地產商逆勢進擊,頻繁現身于地產收購、土地市場。如今,他們的觸角伸向泛地產的家居領域。
紅星的退意
美凱龍的實際控制人為車建興,控股股東紅星控股直接持有其26.18億股股份,占總股本的60.12%,紅星控股的一致行動人西藏奕盈企業管理有限公司、車建興、陳淑紅、車建芳等合計共持有美凱龍1860.76萬股,占總股本的0.43%。
紅星控股的股東分別是車建興和車建芳,兩人分別持有紅星控股92%和8%的股權。若按30%的比例計算,車建興及其一致行動人在賣出股權后仍然剩余約30.55%的美凱龍股份。但減持完成后,建發股份或將成為單一持股比例最高的股東。
作為家居零售業的巨頭,美凱龍曾先后登陸A股和H股。目前擁有A股36.1億股(占總股本比例82.98%)、H股7.41億股(占總股本比例17.02%)。A股的總市值為169.1億元,30%股份對應的市值約為50.72億元。
對于美凱龍,紅星控股或早已萌生退意。2021年12月22日,紅星控股曾減持1.58%的股份,合計套現約5.92億元;2022年12月25日,紅星控股再次減持,紅星控股及其一致行動人西藏奕盈擬合計減持最高不超過3.41%的股份,套現約7億元。
紅星控股直言減持是為了償還債務。截至2022年上半年末,紅星控股總資產為1874.88億、總負債1229.18億;其中,一年內到期的流動負債為662.25億,但貨幣資金只有87.57億元。另外,車建興及其一致行動人所持美凱龍股份的質押率超過70%。
目前來看,在紅星系中,美凱龍不失為一處優質資產。截至2022年12月31日,美凱龍經營了94家自營商場,284家委管商場,通過戰略合作經營8家家居商場,此外,公司以特許經營方式授權57家特許經營家居建材項目,共包括476家家居建材店/產業街。
多次出售資產自救
房地產開發業務和美凱龍,都是紅星系的重資產板塊。為降低負債率,補充現金流,紅星系開始了“輕資產、重運營、降杠桿”的發展戰略。
2021年6月,紅星系將旗下7家物流子公司以23.12億元出售給遠洋資本。
緊接著在7月,遠洋集團、遠洋資本與紅星控股正式簽署協議,以40億元獲取紅星地產70%股權。此后,三方將有效持有重慶紅星美凱龍企業發展有限公司35%、35%、30%的股權,共同推進紅星地產的后續開發與經營。
10月,紅星系以6.96億元的價格將旗下成立不久的美凱龍物業80%股權轉讓給了旭輝永升。
截至2020年底,紅星地產總資產約1000億元,其中存貨逾600億元,凈資產167億元,相比于40億元對價70%股權的估值,車建興幾乎是以3.4折“賤賣”。紅星控股曾公告稱,交易完成后,將大幅降低紅星控股有息負債水平。
除了紅星地產的股權,紅星地產的物業管理平臺也將按照賬面凈資產的價格轉讓,由遠洋集團和遠洋資本100%持有。
在地產和家居之間,車建興選擇了后者。積極變賣多處資產,與美凱龍所面臨的資金困境不無關系。2020年,美凱龍業績大幅下滑,同時面臨巨大的債務壓力。財報顯示,2020年,美凱龍營收142.36億元元,同比下滑13.56%;歸母凈利17.31億元,同比大降61%。期末可用貨幣資金65.11億元,流動負債金額約316.39億元。
這一年10月,美凱龍為了改善流動性緊張的局面,首次增發擬募資36.78億元,其中11億用于還債,剩下25億用于項目建設。
闖入者建發
在激蕩沉浮的商海里,有賣必然有買。這次入局接手美凱龍股份的建發股份,實力不容小覷。
地產寒冬里,國企地產商逐漸成為資本市場的常客,他們頻繁現身收購和土地市場。建發系憑借其國資背景,近一年多來也在逆勢進擊。
建發股份以供應鏈運營和房地產開發雙主業運行,背靠建發集團,實控人為廈門市國資委。截止2022年中期,建發集團持有建發股份45.13%的股權。
近兩年,建發股份在供應鏈運營業務板塊上成立消費品事業部,試圖拓展消費品業務。此次收購擁有并管理大量家居賣場的美凱龍股份,或正符合其該戰略需求。
事實上,建發股份旗下的房地產板塊近兩年也勢頭兇猛,其主要通過建發房產和聯發集團這兩個平臺展開。2022年,建發房產以1703.2億元的全口徑銷售額,位列克而瑞銷售榜單第十位,首次進入房企銷售十強。其全年銷售增速更位列行業第二名,在行業下行周期彎道超車優勢明顯。
另外,聯發集團以454.6億元的銷售額,排名第43。二者加起來的銷售額已超過2000億元。
2019年至2021年,建發房產營業收入分別為3372.39億、4329.49億、7078.44億,年平均復合增長率高達44.88%。
2022年上半年,房地產行業的營收利潤普降,建發股份卻實現了逆勢提升,期內營業收入達到3658億元,同比增長26%;凈利潤41億元,同比增長22%;歸母凈利潤27億元,同比增長6%。
今年以來,在多數房企減少甚至是停止拿地時,建發頻繁出現在各大城市的集中供地活動中。
建發在中報中披露,2022年上半年以多元化方式獲取優質土地40宗,全口徑拿地金額合計約631.34億元,在一、二線城市的土地儲備預估權益貨值占比近70%,三四線城市也是以海峽西岸和長三角的三四線城市為主。
下半年,建發持續發力拿地。例如,在9月,建發先是在北京以66.47億元競得豐臺區南苑街道地塊及昌平區中關村生命科學園地塊,又轉至上海斥資52億元競得上海閔行區一宗地塊,接著又殺入蘇州,斥資36.43億元競得高新區一宗住宅用地,最后又在大本營福州斥資28.7億拿下兩宗地。
12月,建發以15.67億元摘得蘇州一宗宅地,以19.42億低價摘得的福州一宗舊改地塊,斥資21億拿下的廈門一宗商住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