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網 伴隨著房地產流動風險與境外違約事件持續,今年以來,房企境外債券融資基本停滯。
據觀點指數統計,2022年1-11月,房企境外債券發行總額約269.1億美元,達到近5年來最低值,同比下降約64.2%。
(資料圖片)
不過,時間來到2022年12月,在多方政策支持下,近期房企境外融資似有冰雪消融、律回春漸之勢。
最新消息顯示,12月9日,中國銀行宣布利用境內外市場資源,成功為龍湖集團提供“內保外貸”業務,該筆貸款規模為7億元,已于12月9日實現提款。
于龍湖而言,一筆7億元的融資并不算多,但這筆貸款的意義或許已大于金額本身。
此筆“內保外貸”業務,一方面說明房企境外債融資渠道有望回歸正軌;另一方面,說明了監管層、銀行及企業多方均有修復境外融資信用的意愿,而龍湖的7億元貸款,正是這場信心保衛戰的第一步。
不止是“內保外貸”,今年以來,盡管行業持續下行,房企償債壓力劇增,部分企業如碧桂園、龍湖、金茂等,接連通過提前回購、提前償還境外債券的方式,維護企業的境外信用。
先行信號
繼信貸、債券、股權“三支箭”后,“內保外貸”的第四支箭亦宣告出鞘。
市場消息稱,12月9日,中國銀行宣布利用境內外市場資源,成功為龍湖集團提供“內保外貸”業務,該筆貸款規模為7億元,已于12月9日實現提款。
“內保外貸”是指境內銀行為境內企業在境外注冊的附屬企業或參股投資企業提供擔保,由境外銀行給境外投資企業發放相應貸款。
在房企境內融資不斷回暖的當下,“內保外貸”業務的出現,說明房企境外融資正式破冰,對修復境外融資信心、拓寬融資渠道、償還境外債務均具有積極意義。
據了解,在2011年前后,伴隨著全球化的加速,中資美元債市場迅速擴大,在此背景下,房企、城投公司亦逐漸成為美元債的發行主力,佳兆業、綠地、融創、恒大等企業接連投身美元債的熱潮當中。
然而,2018年“三道紅線”出臺,受降杠桿、降負債等影響,中資美元債發行量回落。不過,翌年,隨著境內融資環境的收緊,美元債發行迎來反彈,并在2020年達到2268億美元的歷史峰值。
2021年年末,在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貶值、美聯儲加息、房企美元債大量暴雷等沖擊下,中資美元債發行數量與規模驟降,地產美元債幾乎停滯。
據觀點指數統計,2022年1-11月,房企境外債券發行總額約269.1億美元,達到近5年來最低值,同比下降約64.2%。
而此次龍湖7億元“內保外貸”落地,將促進市場融資功能的恢復,進一步助力房企緩解現金流壓力。
根據消息,本次龍湖的7億元貸款,主要由中國銀行重慶分行為龍湖集團開立人民幣融資性保函,且由中銀香港以人民幣保函為擔保,為龍湖集團境外企業提供貸款融資。
按照中國銀行公司金融部總經理葛春堯介紹,本筆“內保外貸”具備兩大特點:一是業務落地效率高,在接到企業申請10個工作日內,完成保函開立以及境外放款,有效滿足企業時效性需求;二是機構間合作緊密,中國銀行境內外兩家機構,一家服務境內擔保主體,一家對接香港融資主體,充分發揮海內外一體化優勢,高質量完成此次金融服務。
實際上,早在11月21日,中國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聯合召開全國性商業銀行信貸工作座談會,提出鼓勵銀行落實好“內保外貸”,以幫助房地產企業獲取境外融資。
緊隨其后,12月初,監管機構要求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工商銀行和中國農業銀行這四大行在12月10日前向房企提供以國內資產做擔保的離岸貸款。
根據彼時的消息,旭輝控股、碧桂園、龍湖集團、美的置業和新城發展將成為首批5家獲得貨款資格的房企。
除此之外,近期中海、招商、建發等多家房企與銀行簽訂的戰略合作當中,均有提及內保外貸業務。
截至發稿,龍湖一筆7億元貸款正式落地。
在資本市場看來,龍湖這筆7億元貸款更像是一次先行信號,后續或將有更多房企重回境外債融資市場。
信心修復
就在7億元“內保外貸”落地當天,龍湖集團發布另一則公告表示,該公司完成贖回明年到期3.9%優先票據。
據了解,上述優先票據的發行規模為3億美元,起息日為2018年1月16日,到期日為2023年4月16日,票面利率為3.9%。
至此,2023年內,龍湖已無到期美元債。
觀點新媒體查閱DM查債通發現,除上述債務意外,龍湖集團存續美元債共計4筆,存續金額為19.95億美元,最近一筆美元債將于2027年4月13日到期。
一邊是發行新債,一邊是贖回舊債,龍湖集團海外融資市場的一進一出,竭力修復海外融資環境。
然而,龍湖海外市場的進退,又何嘗不是中國房地產行業的縮影。當前,整個房地產市場亦在努力修復投資人信心,重構信用高墻。
在這一過程中,“內保外債”猶如突進之矛,其落地不僅僅是為了恢復優質房企境外融資,背后更重要的意義或許是加快解決企業境外債務、修復房企境外信用環境。
畢竟,在行業下行的大背景下,監管層面、銀行依舊大力支持境外融資,無疑能夠最大程度提振境外投資人的信心。
不僅如此,據第三方數據顯示,目前,房企存量債務規模接近2.7萬億元,其中,海外債超過1.23萬億,預計在2023年1月、4月、10月迎來新一輪的償債高峰。
而此前,發改委明確,房地產企業發行境外債,只能用于置換未來一年內到期的中長期境外債務。
如果境外融資通道重啟,并加快拓寬至更多企業,接下來,房企或能通過長短債的置換解決一部分臨期債務,從而緩解房企美元存量債務壓力。
而提前贖回、提前償還境外債券,猶如防守之盾,企業通過提前償債能夠避免境外債務的到期違約,維護境外融資通道的同時,進一步提升信用形象。
據了解,今年以來,包括中國金茂、新城控股、碧桂園、卓越集團等企業接連宣布提前回購美元債券,鞏固安全邊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