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文丨陳聰 張全國
中國證監會表示,要支持實施改善優質房企資產負債表計劃,加大權益補充力度。我們注意到,股權再融資窗口往往伴隨企業超額收益,其中的確存在產業邏輯,即在土地市場低點時及時補充股本,將有助于企業提升市場份額和盈利能力。我們認為,A股融資平臺相對于港股而言優勢已經十分明顯,我們看好高信用的A股藍籌房企,也看好和竣工交付相關的產業鏈公司。
▍寬口徑恢復股權再融資,直視行業面臨的多重風險。
我們注意到,此次政策不僅恢復了涉房上市公司的并購重組及配套融資,也恢復了上市房企和涉房上市公司的再融資。政策不僅支持募集資金用于經濟適用房、棚戶區改造或舊城改造拆遷安置住房建設,更支持范圍較大的“保交樓、保民生”相關房地產項目,支持符合再融資要求的上市公司補充流動資金,償還債務(例如鎖價非公開發行)。此外,政策還在REITS,境外市場上升,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等領域推進改革。
▍從歷史經驗看,再融資預案往往伴隨A股企業超額收益。
歷史上地產企業再融資窗口短暫,但企業公告融資預案前后往往二級市場表現具備超額收益。我們統計在2010年以來地產公司非公開發行股份,在預案公告前1個月,公告后3個月,6個月和12個月,相關股票分別實現了絕對收益-4.3%、14.2%、4.2%、-0.1%,分別實現相對于滬深300的超額收益6.0%、11.0%、9.8%、10.0%。
▍再融資的產業邏輯。
在歷史上,地產公司ROE長期較高,企業盈利能力顯著超過資金成本。企業補充資本金,就可以在不提升杠桿率的情況下顯著提升市場占有率,并強化規模優勢,提升資金回報率。當前來看,長期而言地產行業的黃金期一去不返,項目ROE有下降趨勢。但中短期而言,當前土地市場存在機會,如房價能保持穩定則土地項目盈利能力顯著高于2021年企業所取得的土地。高信用的開發企業如果順利融資,則很有可能鞏固自身的市場地位,“換牌”提升未來潛在盈利能力。改善優質房企資產負債表和避免系統性風險并不矛盾,優質企業資產負債表一旦修復,就能進一步穩定產業鏈預期,穩定資產價格,為產業并購的展開提供物質條件。
▍再融資的約束條件。
我們認為,對企業市值表現而言,再融資存在約束條件。首先、如果企業的大股東持股比例過低,且大股東現金參與定向增發有一定難度,則再融資可能難以開展(主要指大股東持股比例低于40%的國企,不含混合所有制公司)。其次,如果國有企業PB低于1,非公開發行可能較難開展。民營企業和混合所有制企業雖然不受此約束,但顯著偏低的市值也可能影響企業融資的意愿和能力。再次、一些資金壓力較大的公司雖然可能有心補充資金,但對于參與增發的投資者來說,仍需要詳加考察公司的資產負債表情況,其未必可以順利募集資金。最后,長期而言房地產開發行業不是一個成長行業,ROE邊際回報可能在未來再次下行,再融資只對高信用藍籌是階段性利好,并不是驅動房地產企業持續擴大規模的力量。
▍風險提示:
房地產行業銷售疲軟的風險,2022年11月樣本城市前25天新房銷售同比下降37.2%,行業基本面遠未恢復。股權再融資政策目前仍然缺乏細則,具體執行存在不確定性。
▍A股平臺崛起,竣工交付發力。
我們認為,港股在2015年-2021年相對于A股的兩大融資優勢,即美元債和股權融資,都已經不復存在。美元債借新還舊困難,利率跳升,反而成為困擾。在同樣可以股權融資的情況下,離岸市場的流動性不如在岸市場。2015-2020年是A股上市公司相對港股上市公司銷售和利潤比例不斷下降的五年,我們預計未來情況將會反轉。我們深信,A股高信用藍籌房企的市場份額和盈利能力將在行業中占據明顯優勢。同時,我們認為股權融資和第二支箭都針對交付問題,將明顯推動竣工和交付復蘇,這有利于增加地產產業鏈,尤其是和竣工相關聯的地產產業鏈企業投資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