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9月24日,“多個特大城市開放落戶”的消息一度沖上微博熱搜。
近段時間以來,多個特大城市放開落戶門檻,在各地“搶人才”的背后,相關政策對房地產市場也將產生影響。
多地放寬落戶條件
近日,鄭州市公安局就《鄭州市公安局關于進一步深化戶籍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公開征求意見,其中提出進一步放寬中心城區落戶條件。凡在鄭州市中心城區具有合法穩定就業或合法穩定住所(含租賃)的人員,不受社保繳費年限和居住年限的限制,本人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子女和父母,可以在鄭州市申請登記城鎮居民戶口。
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2020年鄭州市常住人口比2010年增加397萬人,增長46.07%,常住人口總量達到1260萬人。與此同時,鄭州所在的河南是我國戶籍人口第一大省,在市場人士看來,未來鄭州人口的增長空間仍很大。
除了鄭州,大連、濟南和昆明等大城市也已全面放開落戶,更有城市祭出“零門檻落戶”的大招。例如,大連市人民政府日前印發關于全面放開落戶條件的通知,全面放寬個人落戶學歷和年齡限制。中職學歷以上取得職稱的專業技術人員、高校和中等職業學校在校生、有繳納社保記錄、擁有合法產權房屋等均可落戶,大連戶籍人員的父母、配偶、子女也可投靠落戶,幾乎實現“零門檻”落戶。
值得一提的是,有一線城市內的部分區域也開始實施差別化入戶政策。
例如,今年6月廣州正式印發《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廣清接合片區廣州(片區)實施方案》,將在花都區、從化區、增城區建立城鄉有序流動的人口遷徙制度。其中,包括進一步優化入戶條件,降低城鎮落戶門檻,建構分類彈性落戶機制,堅持存量優先原則,逐步取消重點人群落戶限制。
此外,上海優化了早在2019年執行的臨港新片區人才住房政策,將原來的購房資格確認函改為人才住房政策認定函,有效期延長了一倍,同時將區域工作時間由“一年以上”縮短至3個月或6個月,這也意味著更多符合條件的人才具有了購房資格。
“搶人”政策頻出
人才是城市創新最核心的要素,引進高質量人才有助于提高城市競爭力。近年來,城市之間的“搶人大戰”愈發激烈,城市紛紛根據發展規劃調整落戶政策,向各類人才拋出橄欖枝。
在業內人士看來,“零門檻”落戶只是一個開始,如何把人留下來更為關鍵,真正比拼的是城市的綜合實力。
如今,新一線城市的發展蒸蒸日上,具備居住環境相對舒適、交通更便利、生活成本更低等優勢,其人口虹吸效應更明顯。例如,2021年廣東21個地市中人口增量最大的是佛山,達到了9.38萬人,超過廣州7.03萬人。東莞以5.32萬人的增量拿下季軍,超過深圳4.78萬人。
今年7月份,國家發改委印發的《“十四五”新型城鎮化實施方案》要求,深化戶籍制度改革,放開放寬除個別超大城市外的落戶限制,試行以經常居住地登記戶口制度。全面取消城區常住人口300萬以下的城市落戶限制,確保外地與本地農業轉移人口進城落戶標準一視同仁。全面放寬城區常住人口300萬至500萬的I型大城市落戶條件。完善城區常住人口500萬以上的超大特大城市積分落戶政策,精簡積分項目,確保社會保險繳納年限和居住年限分數占主要比例,鼓勵取消年度落戶名額限制。
此外,許多城市對非戶籍人口的購房政策也逐漸放松。近日,濟南為進一步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再一次優化非濟南市戶籍家庭購房條件。針對限購政策,濟南將“非本市戶籍家庭需在我市繳納個人所得稅或社會保險近2年內連續1年,大學學歷以上購房者,繳納社保滿3個月購房”,調整為“非本市戶籍家庭在限購區域內購房的,需滿足在本市累計繳納6個月個人所得稅或社會保險的條件;大專(高職)及以上學歷購房者,需累計繳納社保滿3個月”。
激活更多購房需求?
目前,對于差別化入戶政策,市場的意見不一。有觀點認為,從商品房的購買力來看,學歷人才增加一定會帶來購買力,但這種效應在當期是看不出來的。也有觀點認為,差別化入戶政策雖然并非針對樓市,但是利好市場,無形中化解了部分人群的“樓市限購”,疊加購房利率下調等調控措施松綁,將有利于激活更多的購房需求。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表示:“政策放松呈現一些新特點和新趨勢,從金融到非金融政策,從三四線城市到一二線城市,調控方向明確、覆蓋面更廣。此類落戶政策正好處于當前房地產政策放松的階段,使得購房的門檻降低,促使購房的意愿能夠更容易釋放,進而帶動市場交易。”
嚴躍進還指出,“從城鎮化城市發展角度來講,放松落戶是一個大的方向和趨勢。政策的寬松對市場和購房者都有積極作用,但后續要防范企業對落戶的炒作,或市場違規亂象的情況。”
廣東省城規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則認為:“當前松綁政策對銷售的刺激力度明顯減緩。目前,樓市最主要的問題是高房價下供需不匹配。由于市場對未來樓市的前景預期不太樂觀,購房意愿不足;而新市民和中低收入人群,由于高房價和收入限制,難以支撐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