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環京區域中距離北京城區最近的廊坊,在執行了6年的限購政策之后,正式將取消。
近日,廊坊市政府對住房限購、限售政策進行了優化調整,“取消戶籍、社保(個稅)等方面不適應當前房地產市場形勢的限制性購房資格條件”。
時代財經了解到,在今年6月17日,廊坊市曾公布《關于支持房地產業良性循環和健康發展的六條政策措施》,當時第一條措施并未對外公布,而是“略”過,而本次對六條措施予以解讀,并公布第一條的政策內容。
最近的政策內容還顯示,對招才引智高端人才、招商引資企業高管、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隨遷人員購買首套時,按照本地戶籍對待;此外,對“北三縣”和環雄安新區周邊縣(市)等重點區域,取消非本地戶籍居民家庭的住房限售年限要求。
廊坊官宣調整限購、首付政策
時代財經了解到,廊坊現轄2區、6縣和2個縣級市,包括廣陽區、安次區、香河縣、大廠縣、永清縣、固安縣、文安縣、大城縣、三河市、霸州市,另設有1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和廊坊臨空經濟區。
值得一提的是,“北三縣”指的是三河市、大廠縣和香河縣,緊挨著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也是距離北京朝陽最近的外市。其中,三河市的燕郊鎮最受北京購房者追捧。
在2016年廊坊首次出臺限購政策之后又多次進行升級,按照2017年的政策,除了大城縣,全部區域執行限購,即非廊坊戶籍居民家庭能夠提供當地3年及以上社會保險繳納證明或納稅證明的,限購1套住房;而廊坊戶籍居民家庭已擁有2套及以上住房的,暫停在當地購買住房。
廊坊當地不同的房產中介告訴時代財經,按照最新的政策,外地戶籍在廊坊購買第一套房時已沒有社保或個稅的限制,同時首付比例已由30%降至20%,無論使用公積金貸款還是商業貸款。
不過,在房貸政策方面,廊坊市政府公布的新政解讀僅提到“進一步降低住房公積金貸款首付比例”,其中,使用住房公積金貸款購買家庭首套自住住房的,首付款比例不低于20%;對擁有1套住房并已結清相應購房貸款的繳存職工家庭,再次申請住房公積金貸款購買普通自住住房,首付款比例不低于20%;對擁有1套住房但未結清相應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的繳存職工家庭,再次申請住房公積金貸款購買普通自住住房,首付款比例不低于30%。
此外,中介對于外地戶籍最多能夠購買的套數說法不一。有中介稱不限制套數,且第一套房的首付比例為20%,而第二套房為30%,第三套及以上則需全款,另有中介表示外地戶籍最多只能購買一套住宅,還有中介稱目前能確定的是購買第一套房無限制,而二套及以上的購買條件需要看政府的具體執行。
針對諸多疑問,時代財經致電廊坊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但截至發稿時未能成功取得聯系。
環京樓市難返2016年
環京曾是全國樓市最受矚目的地區之一,行業上漲周期,加上京津冀區域利好,使得大量購房者涌入環京市場,包括廊坊多個區域、張家口市和石家莊市。其中,距離北京城區最近的廊坊尤其是廊坊的北三縣,承接了最多來自北京的購買力,成交量價一度迅速攀升。不過,這里在2016年首次迎來了限購政策,并在2017年6月份升至最嚴級別。
根據中指數據CREIS,在最嚴限購政策出臺之前將近一年,廊坊全市商品住宅月度成交量高達2374套至6028套,此后長達5年內,僅有兩個月的成交量突破兩千套(注:不包含2022年7月)。
價格方面,中指數據CREIS顯示,2017年7月廊坊新建住宅樣本平均價格為12219元/平方米,此后連續多年下跌,2022年7月份已跌至11693元/平方米。值得一提的是,在房價上漲最為迅速的2016-2017年,距離北京最近的“北三縣”三河市燕郊鎮有個別樓盤價格甚至達到了2萬元-4萬元/平方米。
一名燕郊購房者曾在接受時代財經采訪時表示,其在2015年以約268萬元的總價購入了一套73平方米的住宅,但在2022年4月,小區內同樣面積的一套二手房掛牌價僅150萬元。
實際上,自4月份以來便多次傳聞稱燕郊鎮嘗試調整購房政策來刺激樓市,比如將首套住宅的首付比例由30%降至最低20%,二套的首付比例由50%降至最低30%,此后又傳言廊坊正式廢止2017年頒布的限購文件,但彼時廊坊市政府及住建局對媒體反饋稱未接到相關通知,一名房產中介則告訴時代財經,早在5月份,限購政策已悄然放開。
如今,廊坊限購政策調整,市場卻不是當初的市場。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表示,“限購政策的調整肯定會帶來一些熱度,燕郊等環京樓市有望見底,但限購政策并不能徹底扭轉燕郊市場頹勢,核心還要看(進京)檢查站帶來的通勤問題和信貸。環京房地產的問題不是房地產問題,而是京津冀如何真融合的問題”。此外,他認為布局環京樓市的房企的暴雷也導致購房者不敢在環京買房。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中原曾在4月份的一份報告中指出,“即便解除限購,環京樓市也不能重返2016年”,原因是北京郊區是環京房價的天花板,“目前來看,環京房價向上增長的空間非常有限,兩地價差不足導致北京客戶對環京樓市的關注度遠達不到2016年的水平”,同時,外溢自住需求被大幅抑制且本地購房需求不足以支撐大量供應,也是兩個重大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