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當前低迷的樓市,哈爾濱市打響了“救市”的第一槍。據報道,為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平穩發展,哈爾濱市住建局日前聯合財政局等多個部門制訂了《關于促進我市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實施意見 》(下稱《意見》),自10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2年12月31日,期間根據國家有關政策和市場形勢變化適時予以調整。
《意見》的核心主要有兩點,一是放寬二手房公積金貸款房齡年限,由20年提高到30年,貸款年限與房齡之和不超過50年;二是施行購房補貼政策,購房補貼以貨幣形式一次性發放,發放標準按照全日制博士生10萬元、全日制碩士生5萬元、全日制本科生3萬元、大中專生(含技工院校)2萬元。相比不久前各地政府出臺的房價“限跌令”,哈爾濱在救市方面的動作明顯更為直接,也體現了當地政府對于房地產市場的高度重視。
這些做法引發了市場的廣泛關注。市場普遍認為,哈爾濱此番出手與該市樓市下行壓力較大有關。今年8月份的70城價格指數數據顯示,哈爾濱一手房價格環比下降0.3%,同比下降0.6%。二手房價格環比下降0.2%,同比下降了0.6%。然而不管壓力大不大,我們需要反思的其實是一個老問題,那就是為何房價一跌,地方就要“救市”?
答案不復雜。“限跌令”也好,購房補貼也罷,無法擺脫土地財政是地方“救市”的核心動機。有關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全國地方財政收入達到190051億元(一般預算+政府性基金口徑),其中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占比達44.27%。不過,考慮到一般預算中土地增值稅、城鎮土地使用稅、耕地占用稅、契稅、房產稅都與土地與房產相關,因此全口徑的土地財政收入占比會更高。以此匡算,去年地方的財政收入中,約有55%與房屋與土地相關。
如果房價下跌過快,地方政府顯然會有“難以承受之重”。以哈爾濱為例,該市2020年的決算數據顯示,去年共實現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39.57億元,其中土地與房產相關稅收(不含印花稅和營業稅)108.6億元。政府性基金實現303.67億元收入,其中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收入為281.88億元。也即,在公開可查的預算收入和政府性基金收入643億元的大盤子里,跟土地相關的收入約為396億元,占比已經超過60%。
如果這種收入結構不改變,那么“房價下跌——調控放松——房價上漲——調控趨嚴”的死循環就難以破解。就算這次哈爾濱市沒有打響救市第一槍,如果房價持續下跌,大概率也會有其他城市冒出來做這個“出頭鳥”。
那么,未來地方應該如何尋找新的收入來源?這注定是一個復雜的問題。從一些地方政府的轉型經驗看,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從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5G的“新基建”中尋找機會,可能會是個不錯的選擇。但從全局看,以房地產稅為代表的財政稅收體制改革,或許也到了該破題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