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乎意料,攜資金、專業優勢的龍頭房企,在首輪集中供地的城市中,光芒黯淡,反而被許多中小房企搶了風頭。
截至日前,22個重點城市已有一大半結束了首輪集中拍地,北上廣深四個一線城市中,僅剩上海沒拍。
這場土拍盛宴吸金近6000億,無數房企和他們的馬甲參與其中。最后的結果卻不是人們當初預計的龍頭房企大殺四方,而是黑馬頻出,多次爆冷。
在去年拿地最猛的Top10的房企里,碧桂園、萬科、中海、恒大、綠城和綠地的收獲都很一般。除了萬科、中海拿地超百億外,其他幾家收獲甚少,甚至顆粒無收。
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多樣。有的房企測算后利潤率達不到要求,有的則是砸下重金卻缺了些運氣。
而對于更多的龍頭房企來說,早已開辟了多元的拿地渠道,通過集中供地的公開市場拿地已不再是唯一的選擇,舊改、TOD、產業勾地、兼并收購,才是他們的重心。
平平無奇的龍頭們
在集中供地還未正式開始前,市場對中海、綠地等過去在公開市場拍地風光無限的房企,抱有極高的期待,不管是房企高管還是分析機構都認為,集中供地利好資金充沛、資信良好的上市房企。
為了拿地,龍頭房企們也做了大量準備。有頭部房企的投拓人員表示,自3月份以來自己就一直在加班,公司也調配了大量資金來交保證金。
只不過最后結果大跌眼鏡,不少龍頭房企“有錢也花不出去”。反倒是深耕區域的地方國企、中小民企占盡風頭,比如越秀、融信、龍光等。
中海毫無疑問是資金最為雄厚的房企之一。中海今年權益投資金額為1650億元,同比去年增長25%,達到了歷史新高。
中國海外行政總裁張智超在業績會上說,集中供地對于聚焦一二線城市的企業更有優勢,中海地產因此獲得更多發展機遇。
中海顯然打算大干一場。在廣州中海就曾為了一塊地準備了數十個馬甲、過百億的保證金,硬生生將中簽率從千分之三抬升到了接近20%;北京的30塊地,中海報名了18塊。
但最后中海的戰績并不算理想。除了重慶、廈門和天津各落一子,其余城市都收了個零,甚至廣州那塊交了百億保證金的地也沒中獎,只能繼續期待后續競拍“開盲盒”。
在目前120多億的投資里,有92.3億都是投在廈門地塊中。一名中海的投拓人士也不禁感慨,“挺憋屈的”。
其他頭部房企在本輪供地中收獲也甚少。萬科雖然投出了百億的資金,在廣州、北京、深圳和廈門的市場中卻未有斬獲。綠城甚至在大本營的杭州也一無所獲,龍湖除了在重慶大本營之外,其余城市也收獲寥寥,金地在北京雖然交了24塊地的保證金,但沒有拿下。
碧桂園也準備了大量的資金拿地。碧桂園常務副總裁程光煜在業績會上表示,去年碧桂園的權益投資是2092億元,跟2020年相當。
但截至目前,碧桂園僅在廣州、北京各拿下兩宗地塊,合計拿地總金額45.02億元;恒大、綠地在本輪集中供地中也幾乎沒有收獲,甚至出手的時候都極少。
不過這些龍頭房企們各有各的打算,相比規模,他們更注重利潤;中海和萬科策略很明顯,非好地不拿,把寶幾乎全壓在熱門地塊上;對碧桂園來說,本次集中供地的城市并不是它的主戰場。
克而瑞研究中心認為,由于戰略不同,10強中碧桂園、恒大布局更側重于三四線城市,本輪拿地相對較少,投資保持謹慎。
一名頭部券商地產分析師則向華爾街見聞分析稱,很多熱點城市存在“雙限”,加上競配、自持等條件,留給房企的利潤空間不大,對全國性布局的房企來說,沒必要爭這一時,后面第二、第三批集中供地還有機會,集中供地之外,也還有很多機會。
一名龍頭房企的管理層對華爾街見聞表示,雖然該公司在最熱點的幾個城市都未有斬獲,但最后算的是全國總賬,拿地也不用局限在集中土拍中。
著力勾地與收購
2004年“8.31”大限之后,在公開市場通過招拍掛拿地,本是房企的主要選擇,但這種狀況,這幾年已經改變。
龍頭房企在本輪供地中為何沒有“豁出去拿地”,是因為他們還有別的選擇。事實上, 在一些城市地價明顯高企的當下,房企尤其是龍頭房企獲取項目資源的渠道早已多元化了,這就是舊改、TOD和產業勾地,以及收并購。
2017年6月,王石退休前,萬科拿下了廣州550億的資產包,里面就是大量舊改,這也是他們在廣州土拍中沒有出手的原因。
去年7月,中海拿下上海市黃浦區一黃金舊改地塊,一個超大的城市綜合體,總投資預計約590億;隨后在9月份,中海又以69.78億競得北京石景山北辛安棚戶區改造地塊,總建面約320萬平米。
一向喜歡凈地開發的中海地產,也深度介入了城市更新和舊改領域。
與之類似,央企招商蛇口、華潤置地、保利發展這類,他們通過母公司背景以及長久的片區運營能力,也能輕易地拿到大型舊改項目。
與舊改相關聯,萬科等深入TOD項目,萬科已獲取及投資建設的TOD總建面超過2000萬平方米;華潤置地目前也落地了76個TOD綜合體,分布在31個地鐵城市,建面超3500萬平方米。
另外一些房企則通過產業“勾地”,碧桂園在做智能機器人和科技小鎮,恒大則借新能源汽車大建廠區,融創和萬達爭相拿文旅項目,這些都可以得到地方政府的青睞。
金地這幾年發力產業地產。2019年,金地在青島落地三個產業園,預計總投資達500億,截至目前,金地已布局超過20個產業地產項目。
在萬科董事會主席郁亮看來,地產公司的轉型不是拋棄房地產換一個行業發展,而是在此基礎上尋找第二增長曲線,在“傳統業務上找到新的做法和新的增長點”。
其中,舊改、TOD、產辦,就是主要突破方向。在一二線城市增量土地萎縮,公開招拍掛地價高企的背景下,這種突破,本質上更是獲取資源方式的改變。
換言之,未來房企在主流城市中的項目獲取將是非招拍掛的,甚至壟斷式的。未來在一二線城市,將更多是超大型項目、城市綜合體的天下。一個開發商,可能僅憑十幾個超大型項目,就能獲得千億銷售;并且沉淀下來的運營業務,可以持續貢獻租金等現金流。
而這,已成為大型房企普遍的追求。
除此之外,收并購也越來越成為龍頭房企獲取項目資源的途徑,“并購王”融創雖然本輪拍地依然積極,但它在并購上付出的更多。
未來,萬科、中海、龍湖等手握重金的房企,預計也將在收并購中贏得更多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