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影響,去年一年經濟持續低迷,彩電行業也不例外。據奧維云網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彩電市場零售量規模達4450萬臺,同比下降9.1%,零售額規模1209億元,同比下降11.7%,量額齊跌。這是自2016年以來,連續出現下跌的態勢。
在我國疫情防控出色的情況下,逐漸加快經濟恢復的步伐,加上一系列經濟刺激出臺,消費活力逐漸攀升。中國家電行業總體恢復良好,多品類實現量、價、額齊升的盛況。
不過,2021年Q1中國彩電行業的表現依然低迷。根據奧維運網數據顯示,一季度彩電銷量990萬臺,對比20Q1下滑0.6%,對比19Q1下滑20.5%;銷額311億元,對比20Q1增長30.9%,對比19Q1下滑13.4%。
彩電成為大家電中,唯一對比同期銷量還在下滑的品類,表現甚至不如疫情時期。其實,我國家彩電市場一季度表現依然下滑的原因有很多。
首先,我國彩電市場本來就處在存量時代,消費驅動力不足。在前幾年的彩電大降價和價格戰時代下,零售規模一度達到近5000萬臺。不過這也提前透支了未來幾年的市場需求,所以自2016年以來,彩電進入增長疲態。
其次,我國已經進入存量時代,智能電視的增長類型也從新增需求向替換性需求轉變。替換性需求對產品的品質要求相對較高,但是創新顯示技術產品價格高,更新驅動力不足,導致彩電行業的更新替換效率并不高,增長力不足。
最后,疫情影響和成本上漲,給彩電行業帶來“致命一擊”。隨著銅箔、玻璃纖維布、環氧樹脂等原材料上漲,帶動PCBA模組成本上漲,另外還有芯片、內存、閃存芯片的供應短缺,產業鏈原材料普漲,給零售成本帶來非常大的壓力,終端銷售壓力倍增。
我國彩電行業Q1雖然出現了持續下行的勢頭,但是彩電行業依然充滿信心和挑戰。
均價上漲。其實,彩電行業備受價格戰困擾多年,特別是互聯網品牌的大舉進攻,令彩電行業的價格戰更為突出,利潤低或虧本也已成為常態,彩電品牌苦不堪言。不過,從去年6月開始,液晶面板價格持續上漲,終端售價也同時上漲。彩電行業終止連續10季的價格戰,彩電市場均價實現連漲7個月,這對彩電品牌來說,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產品向75+升級。這一輪液晶面板價格上漲中,小尺寸不僅漲幅大而且相對提前,以39、40英寸為例,自去年618之后,已連續9個月上漲,32、50、55英寸也開啟同步上漲,中小尺寸漲幅非常明顯。
根據奧維睿沃(AVC REVO)數據顯示,2021年2月32-55吋的中小尺寸面板采購價同比漲幅達67-92%,近8個月里漲幅呈現逐月走高趨勢。75吋為代表的大尺寸面板漲價時間相對滯后3個月,在2月的均價漲幅也達到17.7%。
中小尺寸漲價迅猛,而75+大屏均價環比走低,漲幅出現明顯滯后,形成相對價格優勢,帶動尺寸結構向75+升級。
新技術的機會。液晶電視成本的增加導致終端售價提高,與創新顯示技術產品的價格差距進一步縮小,給新技術OLED、QLED、激光以及Mini/Micro LED等產品帶來發展的機會。比如OLED面板供應充足、價格下降的雙重利好之下,有望迎來高速增長。
奧維運網預計2021年全年,彩電市場規模減少至4308萬臺,對比2020年減少3.2%,對比2019年減少12.0%。銷額1336億元,對比2020年增長10.5%,對比2019年減少2.4%。全年表現預期低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