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時8小時,2120號選走第914套房后,尖崗山壹號花園售罄;歷時5小時,1697號選走第211套房,領航城售罄。
近來,深圳樓市異常火熱,多家樓盤開售不到12小時便售罄,一些“網紅”樓盤甚至出現“萬人搶房”“眾籌打新”現象。
深圳市民喬先生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先是房價爆發式增長,現在又開盤日就售罄,今年深圳的樓市很迷惑。”
對于近日的樓市“打新熱”現象,新華社在11月28日最新發聲,表示抑制需要“硬核”舉措。
“萬人打新”重出江湖
2020年受到疫情的影響,整個房地產市場的活動受到了較大的打擊,沉寂的交易市場卻在臨近年末突然爆發“萬人搶房”甚至價格倒掛的現象。
其中深圳市場最為典型,深圳位于城市核心區域的某樓盤一期開盤均價約13萬元/平方米,而周邊二手房掛盤價有的已達18萬元/平方米,每平方米數萬元的倒掛價差之下,怪象隨之而來。
項目一期均價13萬元/平方米,新房和二手房單價的價差為5萬元,以最小面積100平方米計算,新房和二手房總價的價差有500萬元,這意味著“打新”的人,打到就至少賺500萬元。
該樓盤于25日和26日進行線下公證選房,截至26日當晚,1171套房源全部清盤。如果按照該項目銷售的方案,其應當優先滿足剛需無房戶購房。但出乎意料的是,按照信息顯示,此次公證選房現場最受歡迎的是大戶型,總價都在2000萬以上。
“2000萬已經不是剛需的概念了,任何一個城市2000萬的話都已經處于改善型的,屬于投資投機,所以有一定的炒作成分。”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向《華夏時報》表示。
除此之外,依據證券時報·e公司最新消息,持續了兩天的該項目四期選房大戰也落下了帷幕。1171套房,均價13.2萬/㎡,9690批客戶,凍資339億,除了89人臨時棄選,第1171套房,被第1254號購房者拿下,90%以上都選購,100%銷售率,收金196億。
與其一期銷售驚奇相似的是,首日開盤175㎡、200㎡的大戶型就只剩下7套,隨后第二天上午,大戶型就已經售罄,此后賣得最快的是120㎡戶型。
最后,120㎡、175㎡、200㎡的都賣完了,只剩下100㎡選到1200多號才得以售罄。
抑制需要“硬核”舉措
“最主要的原因是一二手房價格倒掛,二手房市場價格政府很難控制。”針對“打新熱”的出現,58安居客房產研究院分院院長張波向《華夏時報》記者解釋到,在一些城市和區域,新房限價的情況較為普遍,目前如深圳、上海等一線城市,杭州、寧波、成都等二線城市。在一二手房倒掛比較嚴重的情況下,大家對于大型盤的關注度會比較高,那么越是價差大的項目,受關注程度就越高,大型盤認籌率也會更高。
對于近日的樓市“打新熱”現象,新華社在11月28日最新發聲,表示抑制需要“硬核”舉措。
聲明表示,近來,部分城市樓市火爆,一些“網紅”樓盤甚至出現“萬人搶房”“眾籌打新”現象。“打新熱”背后,新房、二手房價格“雙軌套利”浮現,樓市調控問題再次引起關注。堅持“房住不炒”,保障供給必不可少。近年來一些地方多措并舉,如提出長期住房保障計劃,停止商務公寓審批,推進低價公共住房建設等。這些措施需加快落地步伐。然而,“打新熱”現象警示,增加供給、新房限價之外,樓市調控還有很多事要做,比如更多地關注住房流向,加強對持有環節的調控,讓稅收杠桿發揮更大作用。建立科學合理的房地產稅制度,通過市場化手段抑制投資投機行為,或許能收釜底抽薪之效。
關于抑制“打新熱”的措施方面,張波表示:“打新是在調控背景下形成的。從長遠來看,國家對于房地產房價的調控更加重視,會注重長效機制,對于房價的調控的力度和手段,長遠來看會進行適當的調整,不是在所有的城市都會采取一刀切的所謂的限價的這種方式。但是一到兩年,或者是從一年左右的情況來分析,在各地的限價應該還會繼續推進。”
就深圳市場而言,針對此前網傳深圳擬通過征稅的方式保障市場健康發展,將于2021年1月1日起試點征收房地產稅的說法,《華夏時報》記者通過調查了解到,此前深圳稅務局對其予以否認,表示:“目前暫未接到通知,一切以官方公示為準。”
關鍵詞: 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