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篇題為《租房的糟糕體驗,逼瘋多少年輕人》的文章引發了熱議。類似“一不小心住到隔斷房”“深夜浴室里的一只蟑螂”“與陌生室友尷尬的照面”等細節也反映了不少現實問題。有人甚至笑稱:租房市場里簡直有“一千零一個坑”。
前不久,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通知,就《住房租賃條例(征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不少規定立足于住房租賃市場中存在的現實問題,將焦點對準租賃雙方之間更具體的矛盾,比如“未經租客同意,出租人不得擅自進入”“不得單方提價”“廚房、陽臺等不得出租”等。這份被稱作“史上最嚴”的住房租賃領域規范性文件,在保障租客權益方面的規定讓人眼前一亮。
新華網和自如友家公寓共同發布的《2020中國青年租住生活藍皮書》顯示,目前中國房屋租賃人數已超2億人,這一數字兩年后將達到2.4億。龐大的數字背后,是一個個鮮活的個體,他們或是為夢想奔波的“北漂”“滬漂”,或是背井離鄉的手藝者,或是為了孩子就近上學蝸居的一家人。選擇租房的理由可能有千千萬,但都是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房子,對他們來說不應該只是寄居的住所,更應該是溫暖的庇護港灣。
可現實生活中,租房市場的一些亂象,卻讓租客們難以真正安心。甲醛等有毒物質含量超標、房東一言不合就趕人、各種理由不退押金、租金連年上漲……這些問題不只讓租客們寒心,透露出的也是整個行業的隱患:如果租客的權益得不到保障,租房市場的有序發展就無從談起。
當“消費者是上帝”已經成為各行業的共識,在房屋租賃行業,租客卻是“弱勢群體”,因為傳統租房市場一直是以房東為中心的,服務重心和利益取向有所傾斜。緊俏的房源稍一猶豫就會被別人搶先租下,容不得租客與中介或者房東討價還價。房子一旦出租,中介和房東的任務就完成了大半,寄希望于他們來保障租客的權益實在是有些困難。續租漲房租、退房扣押金也是每個租客都免不了要面臨的問題。
筆者在實習期間,為了免于通勤之苦,選擇了與人合租。僅一墻之隔的鄰屋的各種聲音可以聽得清清楚楚,我甚至可以知道我的鄰居一晚喝了幾次水,感冒癥狀比昨天有沒有減輕。早出晚歸的實習生活之后,又要面臨叮咚作響的夜晚,這樣的生活實在是苦不堪言。
后來,我選擇了從房東手中租房。可正當為省下一大筆中介費暗暗高興的時候,超出市場價幾倍的水費電費賬單來到了我的手中。最后在退房的時候,盡管我已經仔仔細細地打掃了衛生,甚至比剛住進來的時候更干凈,但房東仍以“踢腳線上的灰塵太多,必須要請保潔打掃”的理由扣掉了200元的租房押金。
當然,在租房亂象中,一些租客的表現也并不盡如人意,類似租客遲遲不交房租、甚至將房間變成凌亂“垃圾場”的新聞也不時出現。若是缺乏有效的制約手段,僅靠道德約束,那么租房市場中的各方都會面臨較大的不確定因素,為租房市場的健康有序發展埋下隱患。
據數據顯示,在城市租住人群中,30歲以下占比超過55%,其中26-30歲的租客占比達到31.48%。年輕群體的租房需求始終存在,畢業生群體占了租房市場的很大比例,每年的畢業季也是租房市場的黃金季。
經驗不足、預算有限不應該是年輕人權益得不到保障的原因,同樣每一名租客都不應該以這樣的理由被宰割。只有立足現實,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才能真正規范租房各方的行為,讓廣大租客不再有后顧之憂。我們希望,像住房租賃條例這樣具體有力的規定能更多一些,穩穩托舉起兩億租客的安居夢。
關鍵詞: 租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