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海爾”,即將成一個“海爾”。隨著海爾智家私有化海爾電器方案宣布,嗅覺敏銳的資本市場馬上作出反應,昨天海爾智家、海爾電器兩家上市公司復牌后均大幅上漲。
家電業連年持續低迷,今年更是受到疫情明顯沖擊。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近日發布的上半年中國家電市場報告顯示,我國家電市場零售額規模為3690億元,同比下降14.13%,絕大多數家電品類出現不同程度的市場萎縮。家電巨頭無法幸免,紛紛在困境中尋找突圍之路,提振業績。海爾此次徹底除掉“內耗”心病,只是最新的突圍案例。
“兄弟”合體股價奔漲停
7月31日,海爾智家與海爾電器聯合發布公告表示,海爾智家擬以協議安排的方式私有化海爾電器,向計劃股東提出私有化海爾電器的交易方案。這意味著,傳聞已久的海爾電器私有化塵埃落定。
根據協議,海爾智家將向參與此次交易的海爾電器股東(除海爾智家或其附屬公司外,或稱計劃股東),將就每股計劃股份獲得1.6股海爾智家新發行的H股和支付現金。有測算顯示,這筆交易總對價在429.79億元至440.73億元之間。
本次交易完成后,海爾電器將從港交所退市,海爾智家新發行H股在港交所上市。海爾智家將在上海、香港、法蘭克福三地分別以A股、H股、D股上市。
昨天短暫停牌后的海爾智家復牌,開盤7分鐘后封上漲停板,當日以19.8元的漲停價收盤,海爾智家市值漲至1302.75億元。而港股方面,海爾電器早盤也是一波大幅走高,漲幅一度超9%,截至收盤收于28.85港元,漲幅超7%,市值為812.7億港元。
股價大漲背后,是資本市場對海爾電器私有化抱有較高的預期。市場普遍認為,海爾電器私有化將為海爾智家帶來明顯利好。
以2019年數據為例,交易完成后海爾智家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權益將增加26.60%,凈利潤增長47.67%,每股收益增長6.92%。海爾智家還承諾,未來三年股息支付率逐步提高到40%,較之前30%有顯著提升。對投資者來說,的確是個好消息。
消除內耗頑疾提振業績
由于歷史原因,海爾集團旗下長期擁有A股、H股兩個家電業務的上市公司平臺。A股上市的海爾智家,1993年上市。2019年,上市公司名稱由過去的“青島海爾”變更為“海爾智家”,主要生產銷售電冰箱、空調、洗衣機、熱水器等。海爾電器1993年登陸港交所,主要業務是洗衣機、熱水器的生產和銷售。
作為白色家電巨頭,海爾家電業務其實是海爾智家和海爾電器兩家都在做,海爾智家還持有海爾電器45.64%的股份。業務重疊,加上復雜的股權關系,讓外界對海爾家電的認知是“一團亂麻”。家電行業分析師劉步塵認為,實際上,這兩家平臺都不足以代表完整的海爾家電業務。
對雙平臺格局導致的企業“內耗”問題,海爾方面并不諱言。海爾智家表示,兩家公司獨立運營的模式存在一定的效率損失,制約企業長期發展。同業競爭、關聯交易,以及在研發、采購、制造、渠道、服務等功能的分隔運行,都使得雙方資源配置與運營效率不能達到最佳水平。
“減少一套管理團隊,架構更高效,也是提振業績的一種方式。”另一位家電行業分析師梁振鵬表示:“海爾兄弟”合體后,海爾智家將成為海爾家電業務的唯一載體,這將有助于提升其營業規模、凈利潤,企業實力和行業地位也能因此得到提升。
巨頭“掰手腕”開新局?
2018年美的吸收合并小天鵝,2019年格力混改引入高瓴資本,如今海爾電器私有化落地。最近幾年,國內三大白色家電巨頭在資本市場大動作頻頻。劉步塵認為,美的吸收小天鵝,與“海爾兄弟”合體有相似之處,前者是為打造“一個美的”,而后者則是要形成一個完整的海爾。
對投資者熱衷拿海爾智家市值與美的集團、格力電器“掰手腕”的做法,海爾智家回應稱,無法與其他兩家上市公司簡單橫向比較。原因在于,私有化后的海爾智家,只是海爾集團旗下家電業務板塊的整體上市,而其他兩家都是集團公司整體上市。“如果非要進行比較,只能拿海爾集團與美的集團、格力電器對比,也可以拿海爾智家的家電業務與格力、美的的家電業務比較。”
海爾智家方面同時表示,這次私有化也有利于海爾智家體驗云戰略落地,讓海爾智家徹底從一家賣家電硬件的企業,轉型為一家提供軟硬一體化服務的智慧家庭解決方案服務商。
關鍵詞: 海爾電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