喊出“二次創業”的重慶海成實業(集團)有限公司(簡稱“海成集團”),在將總部從萬州搬遷到重慶主城后,便在土拍市場上開啟了“進擊”之路。
中指研究院日前發布的《2020年上半年全國房地產企業拿地排行榜》顯示,海成集團拿地面積為90萬平方米,行業排名第86。從拿地數量來看,海成集團上半年共攬入7宗土地,拿地金額約53.2億元,而2019全年的這一數據僅為18.4億元。
據了解,海成集團上半年獲得的這7宗地塊,全部位于重慶地區。海成集團官網披露的“海成版圖”也顯示,公司目前地產項目均位于重慶。值得注意的是,海成集團董事長李海今年1月提出公司將踏上“二次創業”新征程時,曾表示將跨區域發展放在首位,大力拓展川渝鄂貴等地區,擴大區域影響力,逐步形成“全面布局、多點開花”的格局。
海成集團的全國化將如何展開,還需要時間來揭開答案。2019年1月,海成集團曾拿下四川宜賓興文縣地塊;同年3月,海成集團表示與金科共同開發四川廣安鄰水項目。
頻繁與品牌房企合作拿地
中國網財經記者注意到,海成集團上半年收獲的土地,部分溢價率頗高。今年6月28日斥資9.5億元競得重慶市渝北區一宗住宅用地,溢價率31.77%;6月29日聯合龍湖以總價17.4億元拿下的重慶蔡家251畝商住地,溢價率37.73%。
在“房住不炒”的背景下,海成集團以如此高的溢價率拿地,項目還有多少盈利空間?在如此大手筆拿地后,海成集團能目前資金情況如何?下半年拿地計劃是多少?中國網財經記者致電致函海成集團,但截至發稿時未收到回應。
不過,自2018年以來,海成集團與龍湖、金科、昕暉、中梁、寶龍等集團公司展開全面戰略合作。有業內人士稱,這不僅降低了投資風險,還提高資金利用率,有助于快速提升規模。
天眼查數據還顯示,海成集團今年3月曾兩次將股權進行出質,質權人分別是工商銀行重慶渝北支行和重慶銀行開州支行,出質股權數額分別為3920萬元和1320萬元。
上半年銷售約50億元
在土拍市場表現積極的海成集團,銷售規模也連續上新臺階。
克而瑞發布的《2020上半年大重慶銷售金額榜單TOP30》顯示,海成集團流量銷售金額為50.26億元,排名第 7 ,前6名被金科、融創、龍湖、恒大、萬科、碧桂園占據。
海成集團在官網提到,銷售業績穩步上升,得益于集團戰略發展策略、城市公司的超強執行和對指標的敬畏感。各城市公司各條線以“六天工作制”、“5+N”、“白+黑”常態工作模式推進各項工作。海成集團還表示,全集團上下齊心,以完成年度目標為使命,全速前進。不過2020全年的目標是多少,海成集團并未對外透露。不過,7月17日召開的半年度總結大會傳遞出的信息顯示,海成集團下半年的經營目標是70億元,未來三年的業績目標是300億元。
此外,海成集團今年初曾榮膺某機構評選的“2020中國房地產百強企業”,這也是海成集團首次獲得百強房企稱號,部分媒體發布的宣傳稿中將其稱之為“海成集團發展歷程中的里程碑式跨越”。不過,中國網財經記者梳理克而瑞、億翰智庫、中指研究院三大機構銷售榜單發現,海成集團2019年銷售金額均未進TOP100。那么,海成集團2019年真實的銷售金額是多少?為何能獲得“百強”稱號?中國網財經記者同樣在采訪函中提及,但沒有獲得答案。
天眼查提示風險逾百條,項目質量遭質疑
在行業內,海成集團素有“中西部山地建筑開發專家”的稱號。海成集團也認為,人性化、特色化的產品研發,標準化、高品質的產品生產,“城”、“府”、“院”三大產品系以及其他標桿合作項目質量與速度并重,是公司實現“跨越增長”的制勝法寶。
不過,天眼查數據顯示,海成集團面臨的司法風險和經營風險超過百條,今年3月還曾作為被告卷入商品房銷售合同糾紛。另外,海成集團還遭遇多次行政處罰。
中國網財經記者注意到,海成集團多個項目在交房后曾因質量問題遭到業主維權。
位于重慶萬州百安大道海成星光上院業主曾在第三方互動平臺發帖,稱驗房時室內客廳內外墻、廚房天花板等處有滲水痕跡,到樓頂查看發現施工方正在對廚房滲水部位進行修補。該業主還稱,經咨詢專業機構得知,造成這種積水的原因,在于施工過程中沒有對基礎屋面找平、找坡,時間長了會導致室內漏水。對于上述投訴是否屬實?中國網財經記者未能從海成集團獲得證實。
關鍵詞: 海成集團